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侯门庶子

第三百七十四章 其中深意

侯门庶子 淡淡的平常者 2142 2024-05-30 14:37

  赵永继得到的消息,自然是朝廷,即将全面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新政。

   可知道了原因,赵永继也要前往南京,跟赵文煜见面,只是如何应对,却不一定了。

   第二天清晨,赵永继离开江宁,上午,就进了南京城,来到赵文煜府外。

   此时赵府中门大开,一众下人在门前的迎接,赵永继一到,马上由管家引领,进入院子。

   书房门前,赵文煜站立等候,看到赵永继出现,立刻迎了几步。

   “永继兄!”

   “首辅!”

   “首辅”两个字,让赵文煜脸色微变,因为对方如此称呼,摆明了是公私分明。

   片刻之后,二人来到书房落座,这时赵永继开口问道:“不知首辅找赵某来,有何吩咐。”

   “唉!”

   赵文煜叹了口气,而后缓缓的开口:“想必赵家主已经知道,朝廷将要推行新政,主要的一点,就是官绅一体纳粮。

   本阁今日找到赵家主,就是因为此事,希望江宁赵家,可以率先表态,支持此事。

   ”

   “朝廷的政令,赵家自然会遵从,首辅可以放心。

   但公开表态,就做不到了,还望首辅不要强人所难。”

   如此平静的态度,让赵文煜心中一紧,知道赵家是要对抗新政了。

   至于遵从之言,根本做不得数,只是不会公开对抗罢了。

   这也不让赵文煜意外,因为这种世家大族,有海量的田地,而官绅一体纳粮,会让他们损失巨大。

   哪怕这些世家大族,并不完全靠着田地过活,也不会放弃这么大的利益。

   “永继兄,这次的事,朝廷是下了决心的,任何人想要对抗,恐怕都是螳臂当车。”

   考虑到双方的交情,赵文煜提醒了一句,他可不希望,赵家真的家破人亡。

   这番话,算是推心置腹了,赵永继严肃的脸色,也略微放缓,平静的回应:“朝廷未南迁之时,先帝也曾有此打算,最后不是放弃了吗?”

   “先帝时期,朝廷风雨飘摇,岂能比的了现在。”

   “那时可以风雨飘摇,现在也可能如此!”

   这个回答,让赵文煜叹了口气,意味深长的说道:“长宁侯,不是不通政务的人,浙江的新政,可是他一手推行的。”

   此言一出,赵永继脸色微变,因为贺元盛在浙江,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手段,可不平和,很多人都因此、家破人亡。

   而江苏比邻浙江,其中的内情,他自然有些了解。

   不过赵永继自认为,手段高明,只要不公开对抗,朝廷也拿他没招,当即开口道:“大势难挡,犯众怒之事,定然无法成功。”

   二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根本谈不拢,午后,赵永继告辞离开。

   “唉!”

   赵永继一走,赵文煜叹了口气,十分复杂的开口:“数百年的世家大族,恐怕要因此而灭了。”

   说完,转身出府,去给贺元盛汇报。

   “不识抬举!”

   知道赵家的态度,贺元盛冷冷的说了一句,目光中带着几分厉色。

   “赵家影响力很大,侯爷可要谨慎行事啊!”

   赵文煜复杂的说道,心中也有些担忧。

   因为交情不浅,赵文煜可不愿意,赵家因此被灭。

   更主要的是,赵文煜害怕动了赵家,会引起巨大的风浪,破坏了如今的局势。

   毕竟赵家是本地的第一大族,族人众多,在江宁县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官府。

   而江宁虽然是个县城,却有人口几十万,又紧挨着南京城,要是出了乱子,可不得了。

   可他更不敢反对新政,因为跟权利比起来,什么都要让步。

   “影响力再大,又能如何!”

   不屑的说了一句,贺元盛开始思考,要如何收拾他们。

   几天之后,朝廷的新政,传遍天下,顿时引起一片反对之声。

   各地的官府,推行此事也不太认真,很多官员,都在应付差事。

   倒是有一些人,看到朝廷的政令以后,积极推行。

   定远县,县令孙恒顺,就第一时间,推行新政。

   由于战乱过后,本地的士绅,减少不少,孙恒顺又以通敌的罪名,解决一些,整个定远县,无人能与之对抗。

   所以孙恒顺按照新政,重新丈量了县内的土地,执行新的税法……

   不止一个孙恒顺,还有一些县令,也在推行此政。

   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全是贺元盛的门人。

   “倒是有些可用之才!”

   看着各地汇报的情况,贺元盛满意的笑了笑。

   因为这次推行新政,可以选出很多能用之人,至少现在,就有十几个人,进入了贺元盛的视线。

   将这些人的名字记下,贺元盛已经准备,在夏税征收完毕,提升这些人的官职。

   不过推行新政的地方,数量不多,大部分府县,进展速度很慢。

   尤其是长江以南,进展速度之缓慢,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有些地方,在得到朝廷政令之后,整整十余天,都没有任何动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