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之罪州崛起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坡居士(二)

大宋之罪州崛起 鱼豆腐盖饭 2056 2024-05-30 14:37

  从府衙正厅到大门的距离并不远,秦观等人又一心想要尽快见到苏轼,吕璟这边才刚刚从脑子里搜罗了一首宋词的功夫,众人已经走到了府衙外面。

   昏黄时分的日光略有些低沉,吕璟站在人群最后方举目向前眺望,一眼就看到了正和王朝云站在一处的苏轼。

   身量远比一般人要高大很多,一身简单的青衫,鬓发间隐约可见斑白之意,面容却仍旧带有几分少年时的俊朗。

   只是简简单单往那里一站,周围人的目光就好似都要被他吸引过去,吕璟也说不清楚是因为气度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拜见苏师。”兴许是怕在郴州城里引起更大的骚动,秦观带头向苏轼行过礼后,就搀着他直接进了府衙内宅。

   随后自是一番情深意切的叙旧,秦观当机立断,直接吩咐吕璟安排好食宿,一众人聚在一起宴饮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吕璟作为小辈很少发言,更多是听着秦观他们互相言谈,甘昭吉和苏轼二人回忆起往事来,话音里更是充满岁月的沧桑和无奈。

   一晃如许岁月,太后高滔滔已经入土为安,王安石和司马光也纷纷去世,和他们同期如今依旧健在的,已经屈指可数。

   “还是要羡慕子瞻兄如今孑然一身,再不必受这官场所困啊。”甘昭吉饮了一口吕璟特意派人送来的蒸馏酒,看到上面的名号,还特意冲苏轼点了点。

   苏轼同样将手中酒水饮尽,朝甘昭吉笑了笑,回应道:“苏某已经老了,比不得甘大官身子骨康健,以后能与青山绿水作伴,也就知足了。”

   “怕是官家愿意,你那小弟子不愿意哩。”甘昭吉意有所指。

   苏轼却并没有给予什么正面回应,只是目光一转,落在了列坐下首的吕璟身上。

   以他的岁数来说,吕璟几乎已经确立了关门弟子的身份,按照大宋文人界的规矩,以后是要传承他衣钵的。

   “大郎,你且上前来。”

   苏轼的声音不大,但落在正绞尽脑汁搜罗记忆里诗词的吕璟耳中,却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这不是正叙旧呢么,怎么突然就拐到自己头上来了?

   心中这般想着,吕璟还是恭敬的起了身,先向苏轼和甘昭吉行过礼,随后迈步走到近前。

   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苏轼,对苏轼而言,同样是首次见到这个秦观口中一直多有称赞的少年郎。

   略有些粗糙的手掌抚过颌下短须,苏轼目光在吕璟身上停留数个呼吸,随后脸上露出几分满意神色来。

   古人言相由心生,吕璟小小年纪身材就足有七尺有余,面色俊秀,却又带有几分刚强,在他门下诸弟子中,也就秦观少年时能够媲美一番。

   “大郎,少游常言你聪慧多才,今日正好趁这个机会,老夫可要考较一番。”

   “来了!”吕璟心中念头一动,当下躬身应下,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着了,毕竟自己和苏轼间接触不多,有所考较也算正常。

   吕璟的果断再次赢得苏轼心中赞赏,王朝云早早知道了他的心意,已经为其将纸笔备好。

   苏轼的目光从在场众人脸上一一掠过,忽然落在内宅园子里一颗已经凋谢的小树身上。

   “老夫在惠州时曾游览罗浮山,心有所感,得诗半阕,请大郎来试填下阙。”

   苏轼开口的同时已经提笔一挥而就,在纸张上留下自己潇洒的文墨。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高俅主动上前取了文墨,高声开口念诵。

   秦观等人纷纷思索起来,在场众人大多是大宋文人界的精英分子,自然明白补齐这首诗不难,难的是意境与上阙完美相合。

   这首诗的上半阕中首先点出了地名罗浮山,随后以四时春光对应卢橘杨梅两种水果,一种隐隐的夸赞和颂扬已经跃然纸上。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首诗的立意更加明确,这却要看吕璟的本事了。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吕璟慢慢迈开步子徘徊起来,尚显稚嫩的脸上隐隐有些汗水,让他看起来似乎很是吃力的样子。

   苏轼位于上首,见此情形却也没有多说什么,秦观在和他的信件来往中不仅提到了吕璟天资聪慧,也说起过他根底上的不扎实,这也是苏轼刻意降低考较难度的缘由。

   这边所有人都心中焦急的盼望着吕璟快点做出回答,殊不知他自己如今心中已经乐坏了,只是努力装作艰难的样子罢了。

   因为上一次临江仙的事情,吕璟心中早已经断了走文抄公的路子。

   像苏轼这样的人物,提溜到现代那就是实打实的国学泰斗,怎么可能看不穿文抄公的把戏!

   “真羡慕那些诗词一出,文臣武将纳头就拜的前辈啊。”吕璟心中暗自嘀咕,却觉得自己如今运气也不错,苏轼写下的这首惠州一绝在后世早就广为人知了。

   “请元章先生为小子代书。”在连走了十余步后,吕璟眉间的郁结终于展开,开口说道。

   米芾洒脱一笑,也没有拒绝,走上前来匆匆提笔,静待吕璟吟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