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本科生

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检的政治手腕

崇祯本科生 坤琳婶 2034 2024-05-30 14:37

  多铎看着烧的发黑的怀远城南郊,气得当场昏厥。他恨自己为什么要先去淮南杀朱由检。如果他能先想到这步棋,可能就找到一条北逃的通道了。

   多铎现在回想起整个江淮大战的过程,朱由检就像是一个鱼饵一样,总是习惯『性』把目标盯着皇帝身上而忽略了整盘棋局。

   “主子,你们先走吧,别管我们了。”多铎身边一个包衣劝说着。

   北岸还没有明军,如果他们几个主将现在逃完全是可行的。这一点同时也说明多尔衮的战略是没有大问题的,要不然何至于到了现在明军也没办法围住他们呢!

   多铎不敢就这么自己一个人跑了,他必须要有个说法才行。后金又不是大明,不行了还可以逃到海外,后金国的人最多也就听说过一个欧罗巴,他们见到大海腿肚子就直打转。

   现在明军既然能用极少的兵力就能挡住这么多金兵,都是因为黄河决口的原因。

   “对!一定要找到罪魁祸首,就是掘黄河的问题。”多铎觉得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是对于到底要不要跑出去,多铎矛盾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人,不管是哪个阵营,实际上能血染疆场都是最普世的认知。不要说米军或者说欧洲认同在不利条件下的投降观念,那他们也是选择的投降而不是苟且。

   抛弃同伴而选择苟且其实是对一个人人格的侮辱。

   我们可以对某一类人的人『性』鄙视,但是不能反驳他们的人格做出质疑,比如日本鬼子。他们的人『性』是变态的,但是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的人格还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多铎选择留下,而豪格选择逃离。首先多铎作为最高指挥官,无论他找一万个理由,都逃不脱战败这个责任。

   豪格只是方面军将领,而且他已经是政治争斗的失败者,已经不在乎名誉和责任了。

   第二天一大早,多铎穿戴齐整的坐在营帐里看着外面,整个大营已经听不到多少战马的嘶鸣而多了众多堆积如山的骨架。

   一些连夜扎成的木筏横在淮河的河面上,很多士兵眼中根本就没有战意,他们不断地看向那些木筏,眼睛里冒出的都是饿狼般的绿光。

   木筏并不少,但是木筏毕竟不是船只,最多也只够几千人乘坐的。

   “主子,明军主力已经出动了。”

   包衣的话音刚落,对岸响起了爆炸和厮杀的声音,显然明军主力已经从淮河对岸攻过来了。金兵能过河的军队很少,是挡不住多久的。一旦被明军包围,谁也走不了。

   “快去请肃亲王,他可以动身了。”多铎嗖地一下站起身,他抽出自己的佩刀,大步流星地走出了营帐。

   河边,豪格带着大约一千鞑子骑兵就站在木筏之上,这是多铎能凑出来的最后的战马了。

   “回京城告诉摄政王,把挖掘黄河的那个人千刀万剐碎尸万段。”多铎是真的从心底开始痛恨侯方域的。

   “皇叔多保重。”豪格向多铎行了一个满人标准的跪拜礼,然后亲手划动了木筏。

   “为什么不带我们走?他们要把我们丢下。”也不知谁喊了一句,金兵大营一下炸了锅。无数的士兵开始涌向河边那些竹筏。

   这个时候谁还管谁,好几个竹筏直接在争取中散了架,一些战马顺便被淹没在河水中。更多的人都拼命地朝竹筏上爬。

   “轰!”一枚明军的火箭弹直接在河中爆炸,水柱被炸起几丈高。

   “白甲兵何在?给本王杀掉那些蠢货。”多铎暴怒道。

   “喳!”

   ……

   明军以最快速度包围了多铎主力,但是最后还是让一小部分鞑子骑兵跑了。不过这对整个战局已经无所谓了。

   对于最终的战事结果,朱由检已经不担心了,除非真的出现奇迹,否则后金战败已经是铁的事实。

   但是整个战场的消息在这个时候还没泄『露』出去,不管南北双方都只是知道双方在进行最后的决战。甚至到这个时候,南京城内还有人相信明军会战败,因为明军主力还是没有金兵的人数多。

   朱由检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去杀敌,他要开一场内部的政治会议。

   “黄宗义和方近南,你们即刻带朕的圣旨回南京交给王承恩,五日后朕要在南京临朝听政,讨论救支援江北军事行动事宜,到时临朝不到的大臣,以后就不用上朝了。

   让王承恩以此诏颁布天下,记住:谁都不能把江北的战事泄『露』一个字。”

   “是。”黄宗义表情非常严肃,朱由检这是把态度摆得很明白了,五日内不归南京者视为逆反。而朱由检会不会临朝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会选择站在皇帝这边。

   许多的人会觉得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杀,对待东林和整个江南士绅都是杀,仿佛杀人是最爽最能体现能力和魅力的事情。不过朱由检不是嗜杀之人,反之他做事很温和,对于不同意见者,能坐下商量最好,实在有些被洗脑的老顽固,最好的办法就是学x城监狱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