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本科生

第九十八章 将军山的方式很特别

崇祯本科生 坤琳婶 2074 2024-05-30 14:37

  将军山的饭点很热闹。

   这里的食堂有两处,驻守部队和理工院是独立的。

   这里的衣服颜『色』也只有两种:黑『色』和灰『色』。部队是黑『色』的,理工院是灰『色』的。就连九儿带的那十几个姑娘们,都是一身灰『色』衣服。

   从『色』彩心理学来讲,朱由检给这里的定义就是沉闷的,甚至是冷血的,更别说有花花肠子。

   衣服是统一的,样式居然是底层百姓穿的搭护和裤褶,连程子衣都被朱由检否了。原因无他,怎么方便怎么来。

   汉人服饰的演变,就是不断的从外族吸收的一个过程,经过千年的演变,式样早就变了。就连战国时期的衣服,都还有胡服骑『射』的改革。

   当然,这里不讲究繁缛礼节,也就没有了朝服一说,自然不需要考虑正装。

   方以智第一次见到这种吃饭的场景,着实吓到了。不是他没见过上千人一起吃饭,而是没有见过菜和饭是用水缸来装的吃饭场景。

   说大水缸是夸张了点,但是的确是很大的陶盆,类似水缸。大明可造不出不锈钢盆,也没有搪瓷盘,最好的盛器当然是陶盆,比木盆好洗。

   “坐吧!”朱由检咣当一下,一个大陶碗就丢在长长的桌子上,米饭上面浇了一层菜,拿着一双筷子就扒拉起来。

   方以智看看周围,这桌子起码有六丈多长,桌子上已经陆陆续续坐满了人,也没有人特意避让的意思,最多是身边的几个人喊了朱由检一声:“院长好。”

   “这!”方以智实在坐不下去,因为刚刚挺大的一个空档,被一个小伙子一屁股挤了一半。

   “愣着干嘛,你再不坐,等会这也被人抢了。”朱由检继续大口吃饭,居然含着一嘴的米饭在说话。

   方以智勉强坐下,拿起筷子,却没法下嘴,他也是官几代,从小还没有吃过盖浇饭的,人家都是一小碟一小碟的精品菜肴。

   “父皇,这里的饭食真好吃。”好巧不巧的是,朱由检身边的朱慈炯,抬头就是一句。

   “啪!”一巴掌打在朱慈炯的头上,朱由检厉声说:“这里没有父皇,只有院长。”

   吧唧一声,方以智的筷子掉桌子上。他想过朱由检就是皇帝,可是这么多天相处,还是第一次听人直接说出来。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会说谎?还是这种程度的谎话?

   方以智再看看周围,一桌子的年轻人似乎没什么反应,都继续吃饭,说话,完全当没看见一样。

   “想行礼就免了,吃晚饭等会有事呢,赶紧的,别墨迹了。”说话间,方以智就看到朱由检和那个小皇子的饭盆里已经所剩无几了。

   方以智哪里还吃的下去,起身就说:“臣~我吃饱了。”

   “剩了饭会被处罚的,我劝你吃完。”朱由检嘿嘿一笑,指了指周围,几个吃完起身的人的饭盆里,完全是精光光,没有一粒剩余。

   好吧,君令如此,不敢违抗。方以智吃了这辈子以来,最撑的一顿饭,他不敢留剩饭,直到咽下最后一粒米,不停的打嗝。

   “来!喝口老鸭汤,压一压。”朱由检继续递过来一碗汤。

   “呜~不不不。”方以智实在吃不下了,他块头小,也不是少年郎的年龄。

   “走,带你转一转。”朱由检看他样子,也不勉强了,起身就要走。

   “我也要去。”朱慈炯也要跟着,他实在是喜欢这里。

   “早点回去,没听见号声吗?不守这里的规矩,就不能在这里呆。”

   方以智侧耳一听,果然,整个校区都是嘹亮的号声,学员都在朝各处的房舍疾行。天『色』已黑,几座大的房间已经灯火通明。

   “这是晚自习的号声。这里的学员,从早上卯时开始,一直要到晚上亥时,除了一个时辰的锻炼,其他时间在学习。中午也只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朱由检对这里的作息有严格的规定,这里的作息完全按照衡水中学的高三班的作息来。

   方以智惊呆了,虽然说也有读书人很刻苦的,可是也没有成批的人如此安排的。

   “基础知识的灌输,就是需要流水化。只有通过这一关,才能进入到个『性』化阶段。”虽然朱由检很卖力的讲解,可是方以智依然不动他在讲什么。

   “这一排,是基础识字班,他们学的是最基础的音阶,学完之后可以独立识字,不再需要老师另外教授。这个过程一般人需要半个月,小部分人只需要五天。”

   朱由检指着最简陋的一排教室说:“我们把汉字的音阶简化成二十六个字母,和对应的组合编成,相比较以前,最常用的汉字需要三千五百个来讲,二十六个字母的学习时间大大缩短。

   目前,最新的字典编撰工作正在进行,可是速度太慢了,人手实在不够。如果能完成字典编撰,以后的人可能只需要先学习基本音阶,就能自主学习全部汉字。”

   明人如果想学一个字,是需要老师手把手教的,如果一个人住在十里外,忽然见到一个陌生字,他只能去十里外找个老师问。所以,知识的传承在这个时代,近乎于僵化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