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本科生

第五百五十九章 刘玄初找出中毒源

崇祯本科生 坤琳婶 2013 2024-05-30 14:37

  这里是一处山谷,这里有一条小河,小河由北向南缓缓流淌。

   夏初的的天气一点都不热,尤其是在大别山里,反倒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这里森林密布,植被茂密,一条不宽的小路沿着山谷通向南方。走在这条路上的行人不用多问,大多都是去武昌的。

   和如此勃勃生机相反的,是一群走路摇摇晃晃,精神萎靡不正的数万大军,他们三三两两地瘫在河岸边烧着火堆,煮着一些稀粥吃食,无精打采地拢在一起很少说话。

   一大群随军医士哈着腰,杵着木棍来来回回穿梭在营地之间,一群青壮被人强逼着在一排行军大锅里煮着什么。

   “皇上,下毒的症结找到了,就是我们吃的粗盐。郎中说只需要把粗盐里面的杂质过滤,然后得到干净的精盐,所有人都会得救。”刘玄初没有杵拐棍,倒是精神面貌比许多人都要好。

   作为吴三桂帐下仅次于方光堔的谋士,他的谋略还在方光堔之上,但是他的出身跟方光堔是不能相比的。至少在吴三桂势力初期,出身名门的方光堔还比刘玄初地位更高。至于正史的后来,刘玄初的才华还是得到了吴三桂足够的重视。

   最为谋士,刘玄初这个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的细心。他是文人,吃东西都喜欢清汤寡水,所以这人压根就没有摄入多少硫酸镁,身体比很多人都要好。

   经过这么多天的推断,刘玄初已经找到了明军下毒的根源。食盐里参毒,古往今来闻所未闻。大家能想到的下毒方式就是酒水,食物等等。

   “你确定?”吴三桂半信半疑,他甚至怀疑这事就是刘玄初干的,不然为什么就他看起来像没事人一样。

   “皇上,您信臣一次,我当场来制作精盐。”刘玄初言之凿凿。

   作为文化人,知道的一些事情比普通人自然是强很多的。海边的盐农煮盐或者晒盐,都是去除杂质蒸发水分的一个过程。但是煮盐的味道就是比晒出的盐要苦,而且吃多了症状有点类似现在的周军。

   晒盐要多一道沉淀卤水的工艺,盐健康得多。刘玄初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他的确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可惜他只懂理论不懂实践,更不懂化学。

   当着吴三桂的面,刘玄初小心地把完全溶解后的粗盐水经过多层棉布过滤,最终得了一大缸清澈的盐水。然后就着陶缸,让抓来的一些百信玩命地煮。

   “看,这就是精盐。这和从贱民家里搜出来的精盐是一样的。”刘玄初得意地把煮干了的盐和从百姓哪抢来的精盐作对比。

   吴三桂的确看不出这二者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事不能大意,必须要找人试吃。

   “朕让你先吃,如果无碍,一定会给你一个头功。不过,这一小袋精盐,就交给朕的御厨了。”吴三桂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抢过刘玄初手中那袋从百姓抢到的精盐。

   吴三桂不傻,他对刘玄初的话信不了几分,但是既然有了好东西,自然先保自己的命要紧,那几个站着活蹦乱跳的老百姓就是最好的证明。吴三桂也基本判断出这些老百姓家里的东西是没有毒的。

   有了精盐,吴三桂还是不敢直接食用,他又命人去树林子里打了野味,然后亲自动手做了一锅炖肉,还不假他人之手,细细地从盐袋里捏出一撮精盐,慢慢地撒入锅中。

   不一会,锅中香气扑鼻,立刻就勾起了吴三桂无限的食欲。吴三桂夹起一块肥肥的肉块,也不管烫不烫嘴,立刻就塞进了嘴里。

   “皇上不好了,刘大人他中毒了。”忽然帐外传来亲兵的通报。

   “呸!”吴三桂慌忙一口把肉块吐进了小铁锅里,他吓得半死,急忙起身到处找水涑口。

   “你不是说盐没有问题吗?“吴三国顾不得吃肉,怒气冲冲地来到刘玄初的跟前,斥责道。

   ”启禀皇上,臣,臣只是想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万万没想到这盐里的毒性这么难解。不过臣的经历恰巧说明问题就出在盐的身上,只是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而已。“刘玄初现在只是感到肚子不舒服,还并没有拉稀。

   刘玄初没有本事把粗盐里面的硫酸镁分离出来,单单是靠简单的过滤杂质,硫酸镁和氯化钠一样溶于水。不过刘玄初的做法却证明了问题出在盐的身上,他是喝了自己煮出来的盐的盐水闹肚子的。

   吴三桂一想,刘玄初的话是没错。起码问题的根源是找到了,这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了。他也顾不得夸奖刘玄初了,直接回到了自己的营帐,找来几个侍卫,然后逼着他们吃完了那一铁锅香喷喷的肉。

   一个时辰过去了,看着几个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渐渐身体好转的侍卫,吴三桂一声令下,几乎把所有人都撵到周围山上去抢盐和打猎去了。

   如果是朱慈烺在这,他一定会嘲笑吴三桂的做法。当初大明太子爷被流放到信阳,为了凑齐十万流民,别说这可以行人的山谷,就是那猛兽出没的深山他都亲自去过。要是吴三桂还能找出大量的经验,朱慈烺怕是要佩服佩服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