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本科生

第六十章 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

崇祯本科生 坤琳婶 2064 2024-05-30 14:37

  朱由检回南京这件事,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该知道的必须知道。

   史可法,马士英,卢九德这样的重臣自然要知道。而内阁三辅臣,也是必须知道的。朱由检不想上朝议政,并不代表不议政,明朝不上朝的皇帝多了。

   朱由检首先正式接见的,就是内阁三辅臣。对于这三个人,朱由检只知道史书对朱聿键描写的很好,至于阮大铖,这个人物争议比较大。但是从资料看,确实能力出众。

   本着相信晓松的梦幻团队的建议,朱由检把阮大铖拉进了核心队伍里来。至于堵胤锡,朱由检只知道是个忠臣,而且是招降李自成部是有大功的。既然是个大忠臣,那就重用吧。

   朱聿键长得很一般,至少在皇族里,算不上帅哥,顶多也就一个普通人,不丑而已。朱由检想,这家伙可能长得像爹,所以父子俩才不受爷爷待见。

   最后爷爷亲手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老唐王被官员告发了,唐王的继承权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个人其貌不扬,但是很中二,就是一个愤青,至少年轻的时候愤青过。朱由检的记忆里有他,而且还是之前那个崇祯亲自把他关到凤阳的。

   在凤阳关了好些年,沉稳了不少,一举一动颇有样子。眼神也干净,举止不轻浮,身上穿着非常普通的老百姓的衣服,朱由检甚至看到他的脚上是一双布条编织的草鞋。

   第一感觉,朱聿键让朱由检很喜欢。到底是历史名人,不失偏颇。古人诚不欺我!

   阮大铖就不一样了,一副儒衫,风流才子的样子,四十多岁的眼神里还带着一丝丝的傲气,大有一幅胸中有乾坤的神情。堵胤锡最年轻,有这年轻人的阳光气,完全不像高官样。

   “三位爱卿坐吧!”内阁是皇帝最常见,也是最近的大臣,谈事情的时间多,赐坐是常事。当然,主要还是朱由检不喜欢看到总是有人站着说话。

   “朕找你们来,是想问问最近可有要事?”皇帝问政,臣子自然是要回答的。

   “夏赋已经征收完毕,各地正在解压进京;广东沿海有海盗劫掠沿海渔民,臣等奏请皇上派福建总兵郑芝龙率部清剿;江北四镇奏请拨军饷二百万两,请皇上定夺。”阮大铖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办事利索,大小事都安排的很不错。

   “户部有这二百万两银子吗?”南京毕竟是新立,所谓的南京户部到底有多少银子,朱由检还没过问。

   “目前夏赋还未入库,户部存银不够。臣想把家产捐献给皇上,充作军饷。”朱聿键是个老实娃,还跟当初一样,准备散尽家财来救国难。

   “加派税赋,国家危难之时,全国应当团结一致。”阮大铖不咸不淡的说了句。

   “那,你觉得应该加征什么税?”

   京城都没有了,之前加征的辽饷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朱由检明白这个阮大铖肚子里的花花肠子,无非就是想把原先的辽饷改成现在的国防加饷继续征收。

   阮大铖正想说,看到朱由检的脸『色』,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他很明白,自己的那点心思被朱由检看穿了。

   “你呢?没什么想说的?”朱由检望着堵胤锡。

   “皇上让臣怎么做,臣就这么做。”好嘛,这个来了一个一推三六九。

   “我打算提高商税,江南富庶,商业发达,有钱人多啊!正好可以为国出出力。”朱由检立即抛出了这个重磅炸弹。

   南京到目前为止,官面上一潭死水,除了抢着当官之外,其他政策毫无改变。朱由检其实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但是他晓得,明末的税收制度是一大弊政,农税重而商税轻。

   “万万不可。”阮大铖立刻就跳了出来,立即表示反对。

   阮大铖虽然是阉党核心成员,马士英一伙的,但是阉党同样也是江南商业的获利者。在这一点上,阉党也好,藩王也好,东林党也罢,利益一致,根本就是一块铁板。

   朱由检抛出商税这一炸弹,明知道暂时是不可行的,只不过是故意为之,示弱给这些人罢了。让阮大铖这些人觉得自己无能,没什么办法治国。

   “爱卿觉得为何不可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只是想抽取一点点商税而已。”朱由检假装不懂。

   “皇上此举,乃是与民争利。”好吧,这是明末大臣反对收取商税的惯用说辞。朱由检也懒得去争论,白白浪费口水罢了。

   “那该如何?”朱由检显得素手无策,有些慌张的样子。

   向内阁问政,一直是惯例,先在内阁里讨论好之后,再拿到朝堂上去讨论,最后拍板。这就是中原的朝政。以前有宰相制度的时候,现有宰相开府,宰府制定出政策,再向皇帝报告,然后由廷议决策。

   明初朱元璋罢免宰相,一个人把皇帝和宰相的事全干了。后来的皇帝可没有这个本事,就设立了内阁制度。内阁实际就相当于宰府,只是没有宰相的实权那么大而已。

   朱由检今天的表现,让阮大铖觉得,朱由检是离不开内阁的。这一招,是他之前和马士英商量好的。同时,其他大臣也觉得朱由检的之前没有给足内阁的权利,有些不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