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本科生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内府改革

崇祯本科生 坤琳婶 2069 2024-05-30 14:37

  朱由检的这个正月过的很平淡,没有特别值得渲染的事情,就跟平常日子一样。

   只是南京皇宫里的人似乎多了一些,毕竟按照制度,皇宫大内服侍皇家的基本配置是在慢慢完善的。局势稳定下来,皇家的规格也就慢慢跟着上去了。

   “王承恩,内府现在总共有多少人?”

   “万岁爷,这是内府各司的花名册:内府共有一万两千二百五十五名,其中匠官一千二百五十二人,这些都是住坐工匠的人数......”

   “停!怎么有这么多人?”朱由检吓坏了,他的内府居然养着这么多的人,这还只是工匠部分,如果加上太监宫女,只怕人数能组建一个军了。

   “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印绶监、尚衣监、内织染局、巾帽局......”

   “停停停!合着我穿的衣服,戴得帽子都是宫里专门养着人做的?”朱由检一听这些机构的名字就头疼,皇家养着这么多的人,就是专门为皇室来做这些日常琐事的。

   “是的。皇家御用之物,不能轻易假借他手。”

   这也是规矩,为了彰显皇家的不同,大明就是这样养着一个庞大的机构的。

   “内织染局匠官八十七人,工匠一千三百四十三人?”

   “是的。”

   “酒醋面局有一百六十九人?尚膳监有二百九十三人?”

   “是的。”

   “三百个厨子就只给后宫做饭吃?朕每天要吃几个菜?”朱由检是真的吓坏了,按他的顾忌,一个厨子加一个帮工就能把他一家子的饭菜整得美美的。

   “尚膳监下设管理、佥书、掌司、写字、监工及各牛羊房等厂监工等员,掌皇帝及宫廷膳食及筵宴等事,所以需要的人手也就多了。”

   “这些东西不能直接去市面上购买吗?”

   “皇家御用之物……”

   “也就是说,我吃的用的都需要专门养着人去做。”

   “……”王承恩干脆不说话了。

   “内务府一年要花费多少?”

   “一百万两。”

   “裁掉吧!以后所有用度,统一向民间采购。”

   一百万两,都够养五万兵了。难怪大明国库里没钱了,连皇家都是最大的偷税份子。东西全都自产自销,没有任何的商业行为,也没有对社会有一点贡献,白白占用资源。

   “万岁爷,裁掉之后,这些人如何安置?”

   王承恩已经知道了朱由检做事的习惯,裁撤机构之前,必定会有一种办法做好善后的。不能说裁就裁。

   朱由检想了想后世的国企改革办法,无外乎分流、买断、转岗等等。

   而当下,朱由检手中已经积攒了许多技术的情况下,又要组建一批新的生产机构。只有把技术转化成商品,让它们生产出来才有用。

   像重工业部分,冶炼、机械加工、军工生产等等,都将面临一些新的改革,淘汰旧的生产方式。

   而所有这些改革加在一起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王承恩站在旁边,就看着朱由检的眼珠子一直在不停的转,就知道他心里肯定憋着坏。

   果然,不要脸的朱由检说出了一句不要脸的话:“把这些内务府的工匠全都转让出去,谁出的钱高,就转给谁。”

   “万岁爷,您这叫卖,不叫转让。”王承恩鄙视了一眼朱由检,心想:这脸皮也忒厚了点,不想要人家还要乘机卖一回。

   “我这叫转让技术,不能叫卖。卖人多难听啊,咱们皇家不参与买卖人口。嘿嘿!”

   皇家养得这些人,自然是技术顶尖的。但是这些人所掌握的技术,又算不上什么核心机密。只有把他们推向市场,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哪怕它们是一些具有民族竞争力的所谓特产,也不能指望着这些东西富国强兵。

   朱由检把帐算的很清楚,把这些人推向市场,既繁荣了经济,又盘活了资金,给国家层面的技术升级提供动力。

   “那这钱和宫内的正常用度怎么办?”王承恩紧跟着就问,这钱是算皇家的还是算户部的。

   “先把钱收拢上来,朕有它用。至于宫里,朕已经说过,以后统一采办。把宫内的太监和宫女也裁撤一半,尽量安置好这些人,上了年纪的一定要给遣散费用。不愿意离开的,提前报备,给他们找一个出路。”

   之前京城的太监宫女们,大都没有跑出来。尤其是太监们,估计现在都成了后金皇宫里的人了。南京方面本身的太监、宫女就不多,朱由检也犯不着裁撤的太多。

   至于江南太监占比最大的各地驻守太监,朱由检已经另做他用了。

   新春开年,南京城就爆出了一个重磅炸弹:皇家居然要把宫廷内的内府工匠们全都卖掉,这一下子江南各地的商贾是集体狂欢。

   在普通百姓们的眼中,这些人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有眼界的商人们可是早就算清楚了经济账。

   一万多名匠工居然卖出了二百万块银元出来,只剩下一些年轻学徒和匠官没人要,把朱由检乐得合不拢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