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本身作为情报系统是有缺点的,但是锦衣卫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情报系统。锦衣卫最主要的作用其实是监视百官,它对舆情和情报的收集却有天然的缺陷。
洪门组织的优点是有纵横系统,如在职位名称上有龙头、坐堂、执堂、心腹、巡风到么满的纵列,又有“言谈”、“手势”等的横向系统。
洪门组织对入会无资格限制,仅须有介绍人,加入后彼此以手足相待,所以虽是秘密组织,但发展迅速,由台湾延伸至中国大陆及海外。
总结出来就一点:这是近代组织结构的鼻祖。
但是情报系统却不能使用纵横系统,情报需要的是单线联系的组织结构,否则容易出事。
这种组织架构,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方怡,方近南是肯定没有本事对其做正确改组的,这需要朱由检派人做出指导。
朱由检首先想到的就是黄宗羲,这个连国家架构都能设计的人,能不能设计出一个情报系统出来呢?
将军山一处独立的新的院落,这里就是朱由检为方近南准备的情报系统总部。
朱由检、王承恩、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方近南几个人挤挤一堂。
朱由检首先让王承恩和方近南各自阐述了他们的组织结构,然后自己也讲述了一下有关天地会的组织结构,还介绍了一下后世军统的一些特点。其中因为电视剧看多了,顺便讲了一些传递情报的方式方法。
其实真实的天地会成立也就是1674年,仅仅比这个时候晚不到三十年而已。
黄、顾、方三人组的配合固然不同凡响,他们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完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构架。
至此,大明组建正式的国安局,天地会负责外勤,锦衣卫负责内勤。在此就不罗嗦了!
在没有查清对手是谁之前,朱由检的安全是受到威胁的。方近南现在手中的力量,想要找出真正的幕后主使并不难,需要一点点时间而已,毕竟这条线跟天地会牵扯上了,不是毫无头绪。
五月底,太子朱慈烺的婚事临近了,大明的各主要大臣皆要回南京参加太子的婚礼。
在江北大半年的马士英,也要回来了。朱由检把他放到江北,也起到了稳定整个江北防线的作用,整整大半年,江北基本稳定,马士英的功劳可谓甚大。
另外最开心的,自然是太子的岳父史可法。史可法成了目前朝政里面最红的红人。
六月初八日,南京城各处装扮一新,尤其是翻新的太子府,更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但是这些似乎跟朱由检的关系不大,毕竟太子是便宜儿子,他才失去了杨静。太子的婚事一切都交给了朱聿键在『操』办。
皇族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损失了大半儿了,留在南方的,也就主要那么几支。
福王朱由崧现在基本上成了孤家寡人一个,福王的领地尽失,每日基本靠着宗人府发的救济过日子;潞王朱常淓近况也只是比朱由崧好一点,因为他南下跑的快,带了点财产,但是也不多;唐王朱聿键是日子过的比较好的,他目前的地位高得让其他王爷们嫉妒得牙痒痒;另一位过得滋润的王爷就是永明王朱由榔了,他家的封地在湖南衡州。
(ps:有很多人会说,朱由榔不是桂王吗?崇祯六年,朱由榔被封为永明王,桂王是后来隆武帝朱聿键封的。朱由检南渡之后,没有了弘光朝,自然也没有了隆武朝。朱由榔就还是那个永明王。)
另外像岷庄王这一支,因为移居湖南武冈,在众多王府里名气并不显,都过上了地主的生活。
历史上的南明之所以不断的发生内杠消耗,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崇祯皇帝的错。因为从崇祯死开始,大明就失去了国本。
之后的南明,到处是王爷,遍地可立君。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能把国家团结到一起?所以,最后的下场必然是充满了内杠,谁也不服气谁,反正只要姓朱的,都有资格当皇帝。
现在的朱由检只所以还能稳定住局势,恰恰就是因为他南渡了,只有他或者,国本才稳固。
朱慈烺大婚,自然牵扯到整个皇族的神经,只要还在大明的各皇族,总要有所表示。
“唐王,有没有统计过皇族有多少人?”朱由检一般不好称呼朱聿键的,因为按照辈分,朱聿键要大他三倍,得是朱由检太爷爷辈儿的。
“启禀皇上,宗人府新卷宗统计出的我皇族人丁为四十万八千七百口......”
朱由检吓了一跳,心道:自己家的亲戚竟然有这么多?
朱元璋在位时期,封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到山西为王,但是到了嘉靖时期,有封爵在身的皇族成员已经高达1800多人。河南开封的周王一家,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发展到了5000多人。查询明朝玉牒档案上正式收录的人数发现:洪武时期58人,永乐时期127人,嘉靖时期增至人,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发展到8万多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