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日月永在

第579章 裁军(下)

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2189 2024-05-30 14:37

  十一月初一,几十年来定下的每月大朝会之日。

   这也是北京被定为首都后举行的第一次大朝会,但赶来奉天殿的文武群臣一个个却是悠闲自得,神态轻松。

   大朝会又怎样,不还是见不到皇帝。

   大家伙心头数数,这几年见到皇帝的次数不少,但在大朝会的场合反而没有几次,都是各种各样的其他场合,甚至是在南京时各种体育竞赛、文娱活动。。

   有鉴于此,群臣们也就不认为能在奉天殿见到朱允炆了。

   无非是去晃一圈,而后直接转道文华殿开会。

   可没等大家伙站定,两侧的乐班突然响了声乐,一个小宦官自偏殿走出,喊了一声。

   “圣驾至”。

   皇帝竟然来了!

   各自有着心事的百官大吃一惊,忙端肃站好,躬身齐唱。

   “吾皇万岁。”

   一些个品轶低的京官更是激动不已。

   “平身吧。”

   穿着厚厚的棉服,朱允炆的鼻音有些重,他感冒了。

   久在南方几十年,甫一来到北方,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北京属实比南京冷的太多。

   一时不慎,加上这些日子通宵熬大夜,着了凉。

   “有本启奏,无本退班。”

   双喜唱了一句,声音也是有气无力的,应付的态度居多,尤其是在最后无本退班上咬了重音,意思今日这堂朝会,不过是应付个过场罢了。

   群臣左右互看,才发现,似乎没有什么要启奏的?

   那么多年了,大家早都融入进了如今高效的政治运转体系之中,几乎没有什么大事需要越过内阁直接向朱允炆这位皇帝汇报的。

   部院司衙、民情政务,还有什么处理不好的?

   就眼下奉天殿里的群臣,哪一个拎出去不敢说将从上到下理弄的十全十美吧,单说一个井然有序、不慌不躁那还是可以的。

   所以双喜这么一句许久未听到的熟悉之语,还真有点打大家伙措手不及的感觉。

   要么拿几件处理好的出来给皇帝汇报一下,走个过场?

   就在群臣抓耳挠腮,寻思着要不要给皇帝讲两个故事听得时候,许不忌站了出来。

   这一刻不知缘由的,百官顿觉一阵心慌。

   包括除却许不忌之外的四名阁臣。

   “臣有本奏。”

   “是许阁老啊。”朱允炆的精神头不太好,带着病态倦意,便是许不忌站出来答话也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声:“有什么事你看着做主便是了。”

   看人家这地位!

   百官心里对许不忌那个艳羡可谓是酸到了骨头缝里,做臣子的这辈子做到许不忌这份,那真是死了都值。

   话说要能过两年首辅瘾就一命呜呼,算算也挺值啊。

   对于朱允炆的信任,许不忌很是诚惶诚恐,腰身躬的更低三分:“臣惶恐,此事兹事体大不敢妄断,特呈请陛下圣裁。”

   朱允炆没吭声,一旁的双喜开了口,语气带有几分诘责。

   “许阁老什么事长话短说吧,皇爷前几天染了风寒,御医叮嘱不可操劳,要颐养圣躬,今日本不欲上朝的,还不是刚刚迁都的第一次大朝会,这才过来,阁老莫要多耽搁了。”

   都说了无本退班,你咋那么多事?

   众人有心看许不忌笑话,都偷摸瞄了后者两眼。

   许不忌脸上也带了几丝惶恐,应了声是:“臣前些日子审阅明联和户部的部分度支,发现五军府的开支颇巨,主要集中在官员年俸和公费开销上,一个五军府,一品衔的左右都督便有十人,领二品衔的副职、佥事、地方领督军务和公干的更多达三四十人。

   尤其是这些年频繁的进行所谓扫匪清盗、打黑除恶,频频调动地方省府军进行大规模调动运转,糜耗了大量的钱财粮秣,公费开支之巨,达近百亿。

   而根据刑部的汇报,眼下我大明国内治安盛矣,虽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青皮无赖、乡匪路霸亦是少之又少,便偶有漏网之鱼,又何须辄动调拨千人围剿抓捕?

   所以臣恳请,裁汰五军府部份冗沉之官,整改地方军务与其指挥体系,如各省有需要调拨地方军配合打击匪盗的,可由地方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与地方按察司差役联合办案,也可以省却一笔不菲的公费开支。”

   满朝顿时哗然。

   武官班列首位的徐辉祖、李景隆两人更是一瞬间瞪大了双眼,转头看向许不忌的眼神中,满带震骇。

   而这骇意,更是很快变成了怒意。

   我们什么时候得罪你了?

   同为正一品,我们还是国公呢,平素里见着你许不忌,那是能有多远避多远,避不掉了也是小心翼翼、客客气气。

   你咋就老憋着坏心眼惦记我们这仅有的一丁点权力呢。

   “臣不同意。”

   仅瞬间的震骇之后,李景隆一步跨出,扯着嗓门就叫了起来,可把朱允炆吓了一跳,一旁双喜更是双目一立。

   “国公爷你小点声,皇爷这还抱着恙呢。”

   这把李景隆吓了一跳,手足无措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告罪,也是急了,干脆噗通一声就跪到地上:“臣有罪,但陛下,阁老所请万不可行啊,焉有将军务委于地方各省的道理,地方军政统筹,岂不是全成了旧唐节度,这与国不稳、与社稷无利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