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王朝1624

第156章 萨尔浒之痛

大明王朝1624 开熏 2659 2024-05-30 14:37

  萨尔浒之战。

   大明王朝永远的痛。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这一仗,是建奴崛起的最关键一仗。

   在这一仗,明军主帅杨镐拟定的战略还是“犁庭扫穴”,大致就是把建奴当大型匪帮在剿匪吧,此时明军对建奴的蔑视可想而知。但此战却是以建奴全胜而告终,从此建奴走出大山,在辽东的长城以内站稳了脚跟。

   从此,“辽事不可为”了!

   十一万明军损失近半,四路主将杜松、刘綎、马林战死,李如柏自杀,盟友海西女真叶赫部被坑投降建奴,从此建奴统一女真各部。朝鲜国主畏惧,开始倒向建奴。

   萨尔浒之败首先是误判了形势。

   建奴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有很多脆弱的时刻,大明毫无动作。偏偏在建奴基本完成女真各部的整合,势头正盛的时候,大明来“剿匪”了,完全不清楚建奴势力已经今非昔比。

   所以萨尔浒之败,是情报之败。

   也许,不重视情报搜集,是大明军队统帅的通病。

   李沅不一样,他当然知道情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老祖宗还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

   要没这点见识,白穿越了。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人员繁杂,高层的指挥级有好几千,底层混入的市井流氓也不少,几十万人的数量李沅初次听到简直目瞪口呆。

   几十万吃白食吗?

   都去干活吧!

   市井之中多豪杰,把他放在地方也许是祸害,游手好闲,任性多事。但真把他们放到辽东,放到大草原岸上,陈说厉害,宣扬一些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很容易燃起他们心中的爱国热情之火。

   哦,原来我不是社会的垃圾啊,原来我也能这么有用啊。

   这些人一放出去干劲十足,甚至,事有败露也坚决不出卖同伴。

   没有满嘴仁义道德,但有心中的神圣底线。

   仗义没多屠狗辈。

   大抵如此。

   建奴人少,大力接纳汉人蒙古人,反正明军一向“光明正大”不搞小动作是吧,放心大胆地接纳,而且这些人确实是流氓无赖,在大明混不下去换个活法很能理解。

   王建就是这样一个人,原是通州一般黑社会性质的小混混,收保护费调戏大姑娘的事没少干,还好祖上有些产业,也有些门路,还真给他混到锦衣卫里去了。

   缇骑是不可能的,他也就披张锦衣卫的皮,干些自己的小勾当。

   突然上面招人,说是有机密大事。

   能有什么大事?混吃等死罢了。

   本着人生无聊,不如找些刺激的心态,稀里糊涂王建就报了名。

   但选拔还挺严格,选中后的俸禄不少。

   “每月五两银子,发给你在家的妻儿老小,万一,你为国捐躯了,抚恤金两百两,家里的小子世袭锦衣卫百户。”

   招兵的大人说的又严肃又轻松。

   为国效力么……

   王建把心一横,还真发狠要去,人啊,不能那么混日子白活一回,

   但还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大概四选一的几率,王建“幸运”地被选上了。

   到了辽东很顺利,锦衣卫有大人坐镇锦州,安排的倒也妥帖。

   打入建奴内部后,反正是初来咋到,王建的市井气完全上来了,很能来事,自来熟得很,为人豪气大方,很快就在所在的铁岭东洲堡很吃得开,半年之后竟然成为了一方小头目。

   在这里没什么人管,很自由,超喜欢这里的。

   如果不是上线找上门来,王建差点忘记了自己的锦衣卫身份。

   王师来了?王师要在北面来了?

   ……

   在辽东还有数百的锦衣卫探子,原来在图们江,实在过于偏远,锦衣卫未能把探子布局到那么远的地方。

   一到松花江,就开始接触上了一两年前布置到这边的人。

   有了锦衣卫带路,自然不再是只能摸索前行的瞎子,往沈阳前进的速度快了很多。甚至,锦衣卫还能带李沅去抢富足的部落,后勤的压力也减轻了很多。

   很快,李沅来到了萨尔浒,已经到了长城边上。

   这片明军的伤心地,二十年过去了。如今,这里芳草萋萋,多少军魂煞气在这里聚集,建奴估计也不敢轻易来这片地方,这里方圆数里没有人家。

   荒芜至极。

   近五万大明儿郎啊!

   长眠在异域他乡。

   李沅更衣,穿上大明一品冠服,带领众将士向荒原祭拜。

   没有礼乐,没有唱赞,只有烧酒三瓶……还是李沅建议随军大夫带上处理士兵受伤伤口的。

   等我们最终胜利了,再来给你们立碑!

   出发。

   左边,就是长城的抚顺关,越过那里,就是铁岭,就是沈阳,就是海州,就是锦宁,就是山海关,就是顺天,就是你们的家乡!

   建奴兵力的重心本来就是南面的西面,北面是他们的老巢,有什么好守的?

   而且得了辽阳、沈阳之后,建奴迁都到了沈阳,大家当都已经搬到了沈阳附近。大明修筑的长城从山海关起,一直修到了鸭绿江边,现在被建奴雀占鸠巢,长城倒成了他的北面屏障。

   努尔哈赤一直耻笑大明的长城,嘲笑这是懦夫甘愿挨打的行为,老建奴都这么说了,自然不会在长城的关隘重兵把守。

   现在皇太极想重兵把守也没人了。

   八旗有七旗分配到了三个战场,留了一个镶黄旗守沈阳。

   那么在抚顺关的只能是半个牛录的一百多人。

   面对李沅的三万多大军,怎么守?

   没法守。

   也不用守了。

   李沅不想暴露自己的火炮实力,却愿意暴露大明的辽东细作。

   李沅的大军威压关下,抚顺关的守军虽然紧张,但也做了关破人亡的打算,他们摆好火炮……只有两门弗朗吉小炮,架好火铳,搭好利箭。

   但李沅却没有下令冲锋。

   半响,炮台突然有了动静,还没等反应过来,两门小炮已经被人推下关去了。

   ……

   没有了炮,就凭一百多“烧火棍”,这关还怎么守。

   见到关上的动静,李沅下令抢关。

   短暂的抵抗,马祥麟就冲上了关上,李沅这位岳父大人实在是勇猛……不然也不会战场上被射瞎眼睛了。

  喜欢大明王朝1624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明王朝1624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