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王朝1624

大结局:再战浑河

大明王朝1624 开熏 2140 2024-05-30 14:37

  七月十八日,午,艳阳高照。

   “吱-咦,吱-咦,吱-咦……”

   往日里不怎么注意,今天这知了声怎么这么清晰难听,追魂一般。

   阿济格守在城中,热得烦躁。

   这几天城内不时有火光冲天,这大明的细作是越来越猖狂了。城外没有什么动静,城内倒是不安生。

   城里的汉人是不敢让他们上城墙了,离城门更是不许靠近一箭之地,反正守城门的都是八旗子弟,箭能射到的地方不许汉人靠近。

   无形中,守城的士兵少了一大块,建奴不但要防城外的明军攻进来,又要防内部的汉人奸细。

   等着吧,等打退了明军,在慢慢和你们清算!

   阿济格暗暗发狠。

   这中午真的热,白花花的太阳。得去城墙看一看,这大热天的,那帮家伙中午肯定偷懒没上城墙的有不少。

   明军没有大动静,但守城的不能松懈。

   阿济格在大街上夹马前行,身后数十个随从,马走快一点,带起来迎面的风还凉快一些。

   “轰!”

   “轰,轰!!”

   刚走出府衙不远,三声大炮的怒吼声让阿济格在大热天打了个激灵。

   阿济格勒马停住,疑惑地看向东方,依稀可见那边升起的硝烟,呼喊声惨叫声随之传来。

   李沅竟然随军带了大炮,红夷大炮!这家伙不是从天而降的吗,大炮也能从天而降!?

   阿济格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

   大炮一响就不会是两三发。

   没等阿济格的草泥马跑完,又是“轰、轰、轰……”三声炮响。

   按照这个放炮间隔,李沅至少带了六门红夷大炮。

   “尼雅哈,调西门北门过来增援东门!其他人跟我走!”

   先前所谓的挖地道是明军装样子迷惑人的了,他们把隐藏的大炮拿了出来,明军是在这个时候发起总攻了。

   明军有红夷大炮,我们也有!

   先前明军是驻在城上大炮的射程之外,现在应该移近了许多,不然明军的大炮打不到城墙。

   但自己这边大炮并没有响?

   阿济格倒也勇猛,手一挥,几十个人就准备先去东门,冒着炮火去看具体到了什么情况。

   但没等他们跑出,“轰!”

   阿济格马后半米的地上突然爆炸开来,巨大的气浪把他周围几个都从马上掀了下来。这爆炸声响大,但更多的是惊马,阿济格人并没有受很大的伤,他爬起来,想也不想,就往街边滚。

   这是有预谋的暗杀,既然已经发动了,就不会只有一着。

   但他等不到滚到街边了,十数把弩箭在街边的窗户探了出来,每把弩机朝他射出了数支弩箭。

   太近了。

   阿济格在滚动中,被射中了十几支弩箭。

   变成了滚动的“豪猪”。

   阿济格穿着盔甲,本来有些弩箭射得还不算深,但他这一滚动,倒是把一些刚见肉的弩箭深深地“摁”进了身体里。

   惨死当场!

   事了之后,暗杀的并不放心,又朝阿济格的这边射完了弩机里剩余的弩箭,射阿济格也射他身边的人。

   这么一耽搁,这十数个明军细作再也没有机会逃走了。

   很快被阿济格的侍卫缠住,一个也没有逃掉。

   ……

   李沅在城外的军队并没有移到沈阳城大炮的射程内,建奴的大炮打不到他,但不代表他的大炮送不上沈阳的城墙。

   城东有丘陵,有丘陵就有山。

   李沅让曹鼎蛟把炮阵放在的山上。

   大炮发射永远是抛物线,学过初中物理的都懂,这和站在桌子上尿尿一样,起点高自然射得远。

   另外,沈阳城也不是什么坚固大城。

   明军占据辽东的时候,从来都是把辽阳或者广宁作为统治中心,李成梁就驻在广宁。这两座城池才是明军历年建设的重点。

   建奴拿下沈阳定为都城才多少年?不到二十年怎么能建设一座坚如铁桶的大城?

   另外,建奴是没想过他要守沈阳的,这十几年都是明军在锦宁、山海关防守,远离沈阳,他们从来也没有加固沈阳的迫切感。

   真到了明军兵临沈阳,甚至攻破沈阳的时候,大不了退到长城以北,从头再来。

   李沅带了七门红夷大炮,但从图们江过来,沿路颠簸周转,竟然有一门炮打不响了。

   六门大炮也够建奴好好喝一壶了。

   城里的锦衣卫细作早就带出了沈阳城的大炮方位,炮手分两轮射击,第一轮的三门炮没有命中炮台,第二轮稍微调整了角度,准确命中了城墙东门的炮台。

   建奴这沈阳城,一个城门才一门红夷大炮而已。

   和那尊红夷大炮一起倒下的,是东门左边的一段城墙,城墙被炸开了一道十几米的大口子。

   没有了大炮的威胁,城墙已破,还有什么能阻挡李沅大军的了。

   城内的守军本就不多,正常一旗的兵力在八千人以内,镶黄旗特殊一点,也就一万的规模。

   李沅有三万人呢。

   现在主将阿济格已经死了,城内守军群龙无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