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太子爷

第四十章 负荆请罪(下)

大唐太子爷 天山寒鸦 2082 2024-05-30 14:37

  从古至今,不爱财的文人有很多,但是不爱名的文人却很少。

   对于很多文人来说,名声就是他们生命,于志宁和孔颖达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才会因为谣言的事跑来李世民这里告状,目的也就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

   起初他们甚至想过,假如高明抵死不承认的话,他们就算跪晕在大殿外面,也一定要为自己讨个公道,否则他们积攒了大半辈子的名声,很可能就会被那些子虚乌有的桃『色』谣言给毁了。

   他们已经下定了决心,为了自己的名声,这一次他们是绝不会退缩的!

   但是两人却怎么也没有想到,高明居然会给他们来一出负荆请罪,一下子就把他们俩都给弄懵了。

   在这个时代,文人最讲究的除了气节之外就是大度,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不是像杀父夺妻这样的大仇,别人负荆请罪,都应该被原谅,否则就是不够大度。

   孔颖达和于志宁都是大唐时期出类拔萃的文官,他们自然也知道负荆请罪的典故,所以他们也知道,负荆请罪是很有诚意的道歉了。

   最重要的是,不论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大唐,都是一个讲究身份地位的社会。

   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廉颇和蔺相如一个是大将,一个是宰相,可以说是身份地位相等,但于志宁和孔颖达敢说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太子相等吗?

   显然不能。

   而且廉颇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大将,高明却是大唐的太子,从身份地位上来说是比廉颇要高的,人家蔺相如都能原谅廉颇,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原谅高明?

   显然也不能。

   所以,看着正双手捧着树枝,还单膝跪在地上的高明,于志宁连忙就上前扶他起来。

   “太子殿下,俗话说清者自清,这些谣言我们根本都不在乎的。”

   孔颖达也点了点头。

   “荀子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太子殿下不用如此,还是快快起来吧!”

   不过高明却没有站起来,而是使劲的摇了摇头。

   “不行,这次的谣言虽然只是无心,但的确是我的过失,如果夫子不责罚我,我的心里实在没有办法原谅我自己,所以还请夫子责罚我,用这些树枝狠狠的抽打我的细皮嫩肉吧!”

   于志宁:“……”

   孔颖达:“……”

   听着高明的“认错宣言”,不单是于志宁和孔颖达,就连坐在上方的李世民的眼角都忍不住抽搐了好几下。

   这小子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看着下方不知所措的于志宁和孔颖达,李世民顿时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

   “两位爱卿,这个竖子既然犯下这样的大错,朕现在就命你们抽他,狠狠的抽!”

   “呃……”

   李世民这话一出,高明顿时就傻眼了。

   “妈蛋,这还是亲爹吗?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高明并不知道,此时的于志宁和孔颖达比他还是纠结。

   人家《将相和》里面,廉颇犯了错负荆请罪,然后蔺相如原谅他,传出去两人都有了好名声,现在高明负荆请罪,要是他们俩真的拿树枝抽了他,传出去人家会怎么说?

   不用想就知道,别人肯定会说太子效仿廉颇,敢于认错,是好样的,而他们两个老不死的心胸狭窄,毫无气度,把好好的一件美事给糟蹋了。

   不夸张的说,要是这事要真变成了这样,以后别说做官了,就算是回家的路上就要提防别人吐口水。

   丢人啊!

   想到这里,于志宁立刻接过了高明手里的树枝,“咔擦”一声折断了扔在地上,然后朝着李世民深鞠一礼。

   “陛下,请恕微臣不能从命,太子殿下明德惟馨,厚德载物,微臣身为太子詹事与有荣焉,还望陛下恕罪!”

   于志宁话音刚落,孔颖达也点了点头,然后伸手把高明扶了起来。

   “太子殿下知错能改,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很不容易的,陛下若是要责罚他,不如连老夫一并责罚了吧!”

   听到两人的话,李世民的嘴角再次抽搐了几下,心中暗骂不已。

   “这两个老头,刚才还口口声声求朕为他们做主,现在倒好,黑锅一转身就想让朕背,要是今天老子要是处置了他,指不定明天言官就要骂老子了,老子才不干哩!”

   想到这里,李世民顿时干咳了两声,然后朝着高明摆了摆手。

   “咳咳……既然两位夫子都帮你求情了,这些朕就饶了你,若有下次,朕一定从严处置,听到没有!”

   高明一听,连忙摆出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

   “是,儿臣知道了!”

   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之后,高明又朝着于志宁和孔颖达拱手行了一礼。

   “多谢两位夫子谅解,学生特备一点小礼物,还请两位夫子收下!”

   “太子殿下,这不妥……”

   于志宁和孔颖达一听,立刻就要拒绝,不过还没等他们的话说完,高明就转身打开了御书房的门,让侍剑把两个装着豆芽的桶提了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