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太子爷

第六百二十六章 老李欲禅位(中)

大唐太子爷 天山寒鸦 2116 2024-05-30 14:37

  高明一句“人丑就要多读书”,顿时把程咬金怼得哑口无言,同时也引得车厢里的众人哈哈大笑。

   特别是长孙无忌,笑得最是开心。

   “哈哈……太子殿下说得……说得简直太对了,哈哈哈哈……”

   不愧是亲外甥啊,太贴心了!

   除了长孙无忌之外,其他人也笑得十分欢乐,毕竟在场的人都属于老同僚了,而且对象还是程咬金这个不吃亏的滚刀肉,所以笑起来也没那么多顾及。

   而程咬金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俺老程的小名本来就叫阿丑,太子殿下说得对,嘿嘿……嘿嘿嘿嘿……”

   程咬金甘愿自嘲,再次引得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就连李世民也笑得说不出话来。

   有了这么一个小『插』曲,之后的旅途众人也轻松了很多,一路上车厢里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很多笑容。

   黑『色』很快就暗了下来,坐火车后面车厢的乘务员点上灯笼,然后通过车厢连接处的通道,将灯笼送到文武百官们所在的车厢。

   同时还将中午在洛阳买的点心水果,分发到各个车厢。

   李世民所在的车厢也得到了点心水果,而且是最多也是最精致的,毕竟身份地位摆在那里。

   乘务员走了之后,李世民才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然后回头看向高明。

   “外面一片漆黑,这火车跑这么快没有大碍吧?”

   “哈哈,这你就放心吧!”

   他的话音刚落,高明顿时就笑了起来。

   “火车的顺着铁轨跑的,路线是固定的,而且这每个路段的铁轨,都有当地的车马驿站派人巡逻,如果有问题会提前发出警示的!”

   “嗯,这样就行!”

   听到高明这话,李世民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火车乃国之重器,关系重大,一定要让他们用心照料,若是有所差池,朕要夷他们的九族!”

   “……”

   麻蛋,火气这么大?

   李世民这么一说,高明反倒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好在长孙无忌及时出来解围。

   “陛下,等回到长安之后,老臣立刻让中书省传您的口谕,新设一个铁道司,专门管理维护这条铁轨,以解陛下之忧!”

   他的话音刚落,其他几个大臣也跟着点了点头。

   “赵国公想得周到,老臣附议!”

   “老臣附议!”

   “还有老臣……”

   就这样,还没等第二天上早朝,一群人就把新设一个部门的事情给敲定了,让一旁的高明目瞪口呆。

   “麻蛋,这封建集权的最大好处,恐怕就是效率了吧?既然这样,不如我也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吧,反正也是早说晚说都是说,也省的回去麻烦!”

   想到这里,他当即就朝着李世民,还有一众大臣开了口。

   “父亲,还有诸位叔伯,其实我有一个想法,想法有什么不成熟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听到他这话,李世民立刻点了点头,“嗯,有什么就说吧!”

   “是这样的,我打算用火车载人载货,并收取一定额度的运输费,而这个运输费就用国库券来结算!”高明说道。

   “用国库券?”听到他这话,李世民顿时皱了皱眉头,然后再次看向他,“为什么要用国库券?”

   “因为我打算用纸币全面替代铜币银两!”

   说到这里,高明的神『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现在百姓们对国库券的认可度很高了,并且将其当作货币来用,这是一件好事,大大减缓了我们大唐的黄铜紧缺程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持住其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信用经济’!”

   “嗯?”听到高明这话,李世民顿时神『色』一动,“这个想法不错,继续说!”

   “是!”

   见李世民似乎意动了,高明立刻就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托盘而出。

   “火车未来会成为大唐出行的必需品,只要将国库券和它挂钩,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稳固其价值,这样也方便以后发行小面额的纸币!”

   说到这里,他顿时就咧嘴一笑。

   “我的下一步想法,是发行五十文,一百文,两百文和五百文这四种纸币,到时候铜币将只作为小额度交易!”

   “将国库券和火车挂钩,老臣以为太子殿下此举可行!”

   高明的话音落下后,站在他旁边的长孙无忌当即就点了点头。

   “因为从长安到太远路途遥远,就算坐马车也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而坐轿子或者走路就更慢了,不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是花销也很大,而火车又快又稳,大家肯定愿意坐火车的!”

   他这话一出,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周围的大臣也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上次我从长安去了一趟洛阳,路上两天就花了两贯钱!”

   “我上次陪我夫人回太原府省亲,就带了一个丫鬟,一路上足足话了十贯钱!”

   “花钱就不说了,主要是这一路的颠簸受不住啊,武将整日舞刀弄枪,身体皮实,我们这些文臣可受不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