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164章 喜峰口破,建奴兵入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119 2024-05-30 14:37

  “所有人上城墙,所有人上城墙。”

   一个明军把总手持长刀,站在城头上对着下方正在集结的士兵怒声喊道。

   一个汉八旗的固山额真手持长刀,看着城墙前方的护城河,怒声喊道:“给我将它填了。”

   话音刚落,就有上百个汉八旗士兵扛起已经装好泥土的麻包向前冲去。

   “快快快射箭,对准那些扛麻包的,赶紧给我射。”那名百户将身子伏在女墙下面,探出脑袋看到了准备填护城河的汉八旗士兵。

   喜峰口关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余米,向北升高至1000余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难。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

   喜峰口关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今蓟县)可至京城。

   喜峰口关隘始建于景泰年间,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从景泰年间至今,朝廷数次修缮喜峰口。

   最大的一次是在嘉靖年间,修建了喜峰口堡。位于喜峰口关隘后方,存放军械物资以及让兵丁亲属居住。

   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是在万历年间,戚继光坐镇蓟镇时,主持修缮喜峰口,并且增设了数百个烟墩、路边墩以及烽燧。

   只不过如今朝廷财政困难,很多路边墩和烽燧都被废弃。

   不然的话,莽古尔泰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赶到喜峰口。

   如果建奴没有得到喜峰口的布防图的话,想要攻破喜峰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射箭,射箭!”

   把总挥舞着长刀,冲着下方正在填护城河的建奴厉声喝道。

   “嗖嗖嗖!”

   站在城墙上的明军瞄准下方的汉八旗士兵,直接松开了手中的弓弦。

   一时间,弓弦声声震如林。无数支箭矢朝着下方射去。

   护城河距离城墙的水平距离不过五十步,垂直距离不过四丈。再加上明军是站在城墙上,所以射出去的箭也比较远。

   “噗嗤噗嗤!”

   一瞬间,就有二三十名汉八旗士兵被弓箭射中。

   他们肩膀上扛着的麻包直接摔倒在地上,连同他们一起摔进了护城河中。

   有些中箭但不致命的汉八旗士兵们倒在护城河中,不停的速腾着,希望有人能帮他一把。

   可惜,这个时候,根本没人帮他。后面的人看都没看他们一眼,直接将麻包扔在了他们的身上。

   汉八旗又不是建奴的心腹兵力,皇太极也不可能给他们每人都配备精良铠甲,他们身上穿着的铠甲基本上都是以前建奴击败明军时从明军身上扒下来的破烂铠甲。

   有些汉八旗身上的铠甲还是破的,甚至连胸膛都遮不住。

   这种程度的铠甲,又怎么可能防的住从城墙上射下来的箭矢?

   虽然喜峰口的守军也有火铳,可他们并不愿意使用。

   明朝末年的火铳,炸膛率出奇的高,以至于士兵们宁愿使用弓箭也不愿意使用火铳。

   “给我上,一刻也不许停。”莽古尔泰看着如同暴雨一般的箭矢,将手中的马鞭挥舞的猎猎作响。

   虽然城头上的箭矢不断的往下飞着,可下方的汉八旗士兵足有两万之多。一个小小的护城河根本就没用多长时间就被装满泥土的麻包填满。

   “给我杀!”

   一个骑在马上,游走在汉八旗最后方的一个固山额真看着被填满的护城河,举着手中的刀向着城头一指,怒声吼道。

   莽古尔泰看着被填满的护城河,眼睛一亮,“阿坝鲁,带上我的亲卫,前去督战。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谁要是敢后退,杀无赦。”

   “喳,奴才遵旨!”

   一个大汉对着莽古尔泰一抱拳,随后领着莽古尔泰的亲卫向着汉八旗而去。

   汉八旗的士兵在将护城河填上之后,便将专门攻城的云梯拉了出来。

   云梯可不是后世影视剧上的那样,就是一个木头或者竹子制造的梯子。

   云梯乃是古代的攻城利器,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

   云梯要是抓到城墙上,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推翻的。

   数百名汉八旗士兵推着十几个云梯朝着城墙缓缓而去,云梯下面的木制轱辘和车轴剧烈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剩余的汉八旗士兵则手持长刀弯着身子跟在云梯车后面。

   云梯车下面有长四尺高七尺的大盾,可以保护后面推车的士兵不被弓箭射死。

   城头上的守兵看着缓缓而来的云梯车,急忙大声喊道:“云梯,云梯!”

   “佛郎机,佛郎机!”

   看着城下密密麻麻而来的汉八旗士兵,一个百户嘶声吼道。

   话音刚落,四门佛郎机被明军推了出来。

   “对准下方的建奴,给我狠狠的打!”百户靠在女墙上,一指城下密密麻麻的汉八旗士兵,怒声吼道。

   “嘭嘭嘭!”

   佛郎机发出怒吼声,一瞬间,那十几门佛郎机发射出的弹丸向着城下的汉八旗士兵冲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