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覆秦从计划开始

第六百三十三章 良性循环

覆秦从计划开始 守柴炉 2157 2024-05-30 14:37

  已经不在朝堂,扎根于学宫的孔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将文章写得锋芒毕露,很符合他孔丘之后的特性。

   他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诸国举例,认为那时候的华夏国君相互结亲,结盟,最终还是伐战不止。

   足足两百年不间断的征伐,由此一针见血的评论本都国王的乞求之言。

   无论嘴上说得多么好听,实际上一点屁用都没有。

   当初大家都是签订盟约的,但连这些衣冠同袍都不能坚守盟约,更不用说本都王国这样的异族了。

   纵观本都国王此人之前的言行,说话如同放屁。

   他口头上的承诺,一文不值。

   所以,孔鲋最终的观点是,斩草除根,绝不留后患。

   但鲍白令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从“圣人不困乏其众”的观点出发,认为本都国王确实该死。

   不过,因为他一个人的错误,不能因此而迁怒其他人。

   毕竟本都国王只是本都王国的国王。

   在他治下,还有数百万民众。

   这样的国家,比之前的六国还要大上许多。

   哪怕大秦在一统华夏的过程中,或许会对别国的军队赶尽杀绝,却从来不会对普通民众下手。

   如果斩草除根,除恶务尽的话。

   这些百姓,都要杀掉么?

   这种无意义的屠杀,完全没有必要。

   反而,杀掉这些人,还会平白浪费大量的劳动力,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所以,鲍白令的观点是只诛首恶。

   在往后的版面中,其他学派纷纷登场,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仔细一看,所有人的观点居然都不一样。

   比如说,名家的商皓公认为杀人解决不了问题。

   在处理这件事情前,朝堂应该先制定一份日后管理本都王国的办法。

   否则,现在的一切都是空谈。

   墨家的观点,简直比儒家还要随和,认为百姓无罪,不应该为本都国王的错误背锅。

   其中以科学院乌成的文章,最为惹眼。

   乌成的文章非常直白,但煞气简直力透纸背。

   他鄙夷了孔鲋又想当又想立的虚伪,又直言不讳的说鲍白令想要在本都王国搞奴隶制度。

   将前面的人全部都喷了一遍后,乌成抛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便是本都王国的所有人都该杀。

   那个国家的平民,连给大秦当奴隶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乌成如此极端的言论,大家都可以理解。

   毕竟如果不是本都王国,他的独子也不会死。

   不过,乌成的话大家可以不在意,其余人的言论,却值得重视。

   要知道,在报纸上发表观点的,都是如今百家的大老级人物。

   这些人如今或许地位并不显赫,但朝堂的官员,大都是出自他们门下。

   若抛开大秦学宫的因素,这些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极其恐怖。

   在报纸发行的当晚,据说大秦学宫便举办了一场论辩。

   祭酒孔鲋召集学宫的学子,针对此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孔鲋有言,言之有物的学子,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章,发在报纸上。

   这个称不上奖励的规定的刺激下,学子们的眼睛都红了。

   据说昨晚大秦学宫灯火彻夜未熄,各学院学子唇枪舌剑,论战得极为激烈。

   他们的言论,将发表在明日的大秦时评之上。

   不过,此时决议会的议员们将此事拿出来,放到议桌上讨论,并非是因为这场论战本身。

   如今决议会的九位议员,无一老臣。

   他们跟随赵昆一同成长起来,在朝堂锤炼许久。

   或许在做事的手段上,这些人稍显稚嫩。

   但是作为大秦除帝王外,权力最大的几个人,他们的政治智慧一点都不低。

   所有人都知道,论战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他们在意的是,大秦学宫通过此事展露出的一种态度,一种迫切想要在大秦这座巨大的舞台上,发出自己声音的态度。

   为此,百家大老们不惜以自己的声望为学宫背书。

   他们甘愿通过自己个人的影响力,来推动大秦学宫在朝堂上的地位提高。

   身为朝臣,在这种事情上总是极为敏感的。

   当初赵昆登基,虽然重新划分机构,设立了三省十三部的框架。

   但是在这个框架之外,大秦学宫和科学院也被单独列出,成为两个独特的机构。

   所有人都不明白当初赵昆如此安排的意图。

   开始时,他们还认为大秦学宫能够与地位极为重要的科学院并列,显然赵昆对学宫期许极高。

   可是这一年下来,赵昆几乎从不入学宫,也很少过问有关大秦学宫的事情。

   人们的这种猜测,才被渐渐平息。

   没想到,面对赵昆的这种明显的冷处理方式,大秦学宫却不甘寂寞,主动搞起了事情。

   随着大秦的报纸发行越来越多,报业发展极快。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舆论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甚至是武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