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产量绝对不能再增加了。”
凭着多年的商业敏锐性,甄姜冷静地说道。
“可是......”
杨方有些为难的看着她。
以前大家辛辛苦苦,累得半死,一天也只能产出可怜的十数张纸,那时都在拼了命的想着增加产量。
可现在产量是增加了,而且还不止增加了一星半点,而是以前的数十倍。
大家正在高兴的时候,主家却说要控制产量,还有比这更让人难爱的吗?
“没有什么可是的,就按我说的办吧,每天只需要产出五百来张就行了,多出来的时间,就当是我给大家的休假吧。”
甄姜果断的打断了杨方的话。
“好吧,我照办就是啦。”
杨方有些丧气地应道。
“其实,不增加产量,也并不是说,就没有了别的事可以做。”
见这气氛有些僵,刘枫这时只得站出来打圆场。
“别的事?”
甄姜和杨方都用一副疑惑的表情看着他,不知道他所说的别的事,又是什么事。
“控制好产量,这是有必要的。”
见他们都看向自己,刘枫便开口说道,
“控制了产量,你们就有了许多空余的时间。
你们大可把这些时间用到别的地方去啊!
比如,看看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现在所用的材料,开发出各种不同质地的纸,把纸张的档次再分得细一些,为以后能够大量的生产做准备。”
“这些不都是要有人去做的事吗?
你们有了时间,做这些事情不是正好吗?”
听了刘枫的话,两人的眼睛渐渐的亮了起来。
确实,控制了纸的产量,并不是说做完这些就够了。
若是还能把刘枫刚才所说的那些事情做好,或许,青史留名都是很有可能的!
想到这,杨方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多谢姑爷的提点,姑爷的话令得小老儿茅塞顿开,小老儿感激不尽!”
说完,杨方深深的朝刘枫叩了下去。
“行了,你也不必多礼了,我也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至于你能做到什么地步,还得要靠你自己去努力。”
刘枫到也没有去避让。
对于古人来说,达者为师,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
可往往就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能在那临门的时候,帮他踢上一脚。
一旦有人能够稍加提点,他们有了努力的方向,自然也是会付出自己的全部热情的。
毕竟,青史留名,对于任何人来说,那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好了,你去忙吧。”
刘枫让杨方退下后,回头对甄姜说道。
“这些纸,我要带一部分走,趁着现在这段时间,我要先去准备一下,后面书院要用到的书本。
不然,等到书院开学,却没有书籍可用,那就不美啦。”
“你有事情就去忙吧,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尽管跟我说就是了。”
甄姜应道。
对于刘枫要去准备书籍,她自然是不会去阻拦的。
当时刘枫可是说得很清楚,以后所有的官吏都会从书院去招募。
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是刘枫为了将来在做打算,而自己作为刘枫的准夫人,自然是要鼎力支持的。
......
刘枫带着几大捆新出的纸,回到了山寨。
之所以要回山寨,而不是呆在柴桑,是因为现在的柴桑因为扩建,戏志才作为统管的主要人员,找他办事的人非常的多。
而刘枫除了在大的方向上把控一下,其他的事情并不想过多的去干涉他们所作的决定。
于是尽量少在他的身边出现,这样也可以少给他一些压力。
当然,一旦遇到了他无法拿定主意的事情,戏志才还是会来找刘枫的。
再说了,既然是要准备教材,自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能好好的理清一下自己的思绪,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能够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
同时,蔡邕和卢植也都住在山寨里,时不时的,也可以向他们请教一下,也会方便不少。
对于接下来的所要用的书籍,刘枫想了许久,最后决定用千字文来做启蒙书籍。
毕竟这本书所作的概括,从天地起源、自然规律,到人身修养、治政方略,再到个人的生活操守,基本上都包括了在内。
最主要的是,在这个时代拿来用,不会觉得违和,所需要改动的地方很少,甚至不作更改也可以直接用。
若是用三字经的话,就没这么方便啦。
毕竟,经书上所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主要人物的概述。
而现在还是汉未,后面那些朝代都还没有出现,根本就没法去解释。
打定了主意,刘枫将纸铺平,用碳条在上面开始写了起来......
寥寥千字,要把它全部默写出来,却也着实费了刘枫不少的功夫。
虽然这本书在他小的时候都能够背下来,可到现在时间隔得太长了些,有些地方的印象也已经变得模糊了许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