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
虽然陶谦有交待后事的感觉,不过,在他没有具体的决定之前,糜竺还是不敢说得太多。
毕竟,自己的妹妹已经嫁给了扬州牧刘枫,无论是否承认,自己的身上都已经打上了扬州的烙印。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不想表现的太多。
“我原本属意欲将徐州托付与扬州牧刘将军,只是他意却不在此,也只得作罢。
然如今纵观天下英雄,唯有那客居在此的刘备刘玄德,勉强还算可以,虽然只是皇玄孙,好歹总归是宗室,将徐州交与他手,想必能够给徐州百姓带来安定。
两位皆是我徐州栋梁,不知尔等以为如何?”
说完,陶谦大口的喘了几口气,就算是说这些话,也让他感到有些吃力,看来这身体也确实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既然使君已经决定了,吾等没有意见!”
对于刘备,糜竺也是知道的,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少拜会自己,话里话外总是不免有拉拢之意。
说实在的,这个刘备拉拢人心到也确实有一套,若不是自己已经投靠了扬州,说不得也确实会将筹码押在他身上。
只不过,现实就是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更何况,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刘枫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根本就不是仅仅只是皇玄孙的刘备可以比的。
所以,当他知道刘枫对徐州并无想法后,已经陆续将自己家族里的产业,向扬州转移了,并且在新建成的上海港口处买下了一大片地盘,作为糜氏将来的基业之所在。
所以,对于陶谦要将徐州牧之位让给刘备,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使君英明,臣愿遵循大人之命,以徐州百姓为重,前去与玄德公交涉!”
相比于糜竺的平淡,陈登到是非常的热情。
这些天,刘备可没少拜会他。现在陶谦不能理事,而且以目前情况来看,怕是熬不了多久了,为了陈氏以后的发展,他现在必须要为后陶谦时代的徐州早做打算。
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他是外来人员,在本地没有根基。
他若是接掌了徐州,为了徐州的稳定,必将要重用本地世族,而先一步掌握了先机的自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一点,同样得到了他父亲陈珪的肯定。
“那就有老元龙啦!”
关于陈登最近这段时间一直与刘备搅和在一起,陶谦也有所耳闻,此时见他对此事这么积极,到也见怪不怪了,反正等已经走后,这里的一切也与他无关了。
……
“玄德公,喜事,大喜事!”
城西军营。
刘备滞留在这里已经一年多了。
这一年里,虽然陶谦也并没有给他委派任何事务,不过,对于他这对人马的粮草补给,到没有短缺过。
这也算是变相的将他养在徐州,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助力,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两利的事情。
而暂时无处可去的刘备,似乎也接受了这种状态,就这么安心的在徐州驻扎了下来。
不过,虽然只是驻扎在这里,可对于徐州的世族,他却没有少拜访,在拓展人脉的同时,也在寻求他们的认同,以期融入到他们中间去。
对于徐州的形势,他看得到很明白。
陶谦已经老了,自从曹操伐徐州后,他的身体状况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在这个乱世之中,像他这种谦谦君子,并不适合身居高位。
而且,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庸人之资,担不起徐州大任。
而其他世族之间又相互制衡,一旦陶谦故去,若是没有一个能够协调各方势力的人物出现,徐州必定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
而作为外来人的自己,只要跟这些世族打好了关系,得到他们的支持,这徐州,未必就没有自己的机会!
“元龙贤弟,不知喜从何来啊?”
见到陈登到来,刘备老远便迎了出来。
这段时间,两人没少聚会,所以之间也是非常的熟悉了,时常以兄弟相称。
“玄德公,你的机会来啦!”
随刘备进到营帐中,分主宾坐下后,陈登便急不可耐的说道。
“机会?是何机会?”
陈登的话,令刘备的心不自觉的跳了一下,不过在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还是问了一句。
“昨天陶使君召我等前去,亲口对我说,欲将徐州托付与玄德。
玄德,机不可失啊!”
“此话当真?”
陈登的话,令刘备心中不争气的狂跳。
虽然当初他决定留在徐州时,就抱有这个心思。
可当这个愿望真要实现时,却又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千真万确!
昨天陶恭祖说出这个决定时,还有别驾糜竺也在场,而且,对于陶谦要将徐州让与玄德之事,他也没有反对!”
于是,陈登便将昨日之事说了一番,末了,还是特意叮嘱了一句:
“玄德公,相信就在这几日,陶谦便会派人来请你前去商量此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