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纵横河山

第495章 上海港

纵横河山 青山一把火 2507 2024-05-30 14:37

  郭嘉是扬州牧府的军师,他所考虑的出发点,自然是从军事方面出发的。

   不过,他的话,倒也确实很有道理,既然将来的水军,主要是用来征战海强,那么,建立海港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奉孝说得不错,这里的位置很好,离长江的出海口并不远,而且,从这里到吴城,走陆路也不会太远,只有两百余里路,快马一天也就能够到达,确实是建立海港的不二之选。”

   这时,沮授也附和道。

   先前他也到这一带视查过,只不过,因为这边的地都是一些盐碱地,无法进行耕种,便没有再去关心过而已。

   “既然你们都说这里不错,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就这里建立一个水寨,作为将来水军的海上基地。当然,到那时的水军也就不叫水军了,而应该称为海军!”

   “海军?

   嗯,主公说得不错,征战于大海的军队,叫海军确实更加贴切。”

   郭嘉点了点头,称赞道。

   “只是,主公,这一带大多都是盐碱地,难以生产粮食,在此处驻扎海军,钱粮运输方面却是多有不便,不知应该如何解决?”

   这时,沮授开口问道。

   娄且在他的辖区内,这里的驻军所需用度,理应由吴郡来供应。

   只是,娄县本就民少,所产粮食连本县的用度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养军了。

   要供应几万军队的钱粮用度,若一直从吴城运粮过来,这里面的工程可不是小事,还有中间的损耗等问题,对于郡城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本来,这两年吴郡由于开动的工程太多,钱粮方面就没有什么结余,现在再供应一个新建的海军营寨,这就有些入不敷出了。

   这也确实是个问题,虽然刘枫的扬州牧府还算富裕,钱粮丰足。

   只不过,这些钱粮大多都集中在柴桑,可若要从柴桑把钱粮运到这边来,这个损耗却也太过巨大了些,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得在这边开源才行,这才是长久之道。

   “先前公与不是说过,有渔民在这片海滩采到了盐吗?”

   正思索间,忽然记起了沮授先前在船上时说过的话,于是向他问道。

   “这个确是事实,前次到这边视察时,听这边的渔民说过,有些稍微高一些的水洼地里面的水干了以后,会有少许的盐出现。

   只不过,这些盐里面的泥沙太多,也只有本地的百姓人家会用来食用,世家商贩之类的是看不上的,主公不会是想在这里晒盐吧?”

   晒盐之法早在神农时期的夙沙氏部落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的先人是用陶鬲盛海水放在火上面煮盐,限于当时的器具有限,能够煮出来的盐也自然很有限。

   再到后来,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时期,宰相管仲提出了官山海之法,将制盐业由官家来垄断,依靠官家的力量,在海滩上修建大大小小的方田,然后将海水挑到方田里面,由自然的阳光蒸发水分的方式来晒盐,所得的盐自然比以前用煎煮法得到的盐要多得太多。

   也正由此,使得齐国迅速的强大起来,齐桓公最终也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现在刘枫提到了盐这上面来,沮授自然就起到了当初管仲的官海法来。

   “不错,我确实是想在这里晒盐!”

   刘枫肯定了沮授的想法。

   “我们现在的盐,大多都是从巴蜀等地运过来的粗盐石矿,经过多道工序提炼出来的,中间所耗费巨大,所以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普通人家大多还是吃不起我们生产出来的精盐。

   而若是我们能够从大海里面提取出粗盐,再加以提炼,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将精盐的价格降下来,让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吃得起我们的精盐。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市面上其他的粗盐给挤出去,到时,我们所得的利润,养一支海军根本就不在话下!”

   越说下去,刘枫脑袋里面的计划越是清晰,说到最后,不由得有些兴奋了起来。

   “主公所说不错,这确实藏有一笔丰厚的利润!”

   听刘枫说完,沮授的眼睛也渐渐地亮了起来,

   “不过,这边都是刚形成的沙地,光靠现有的水洼地来晒盐,所得到的产量一时也很难提上去。”

   大的方向定下了,不过,具体的操作问题又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这个倒是无妨,现如今,柴桑的水泥产量也逐步上来了,我这就下令,让志才调拨一批过来,用以修建盐田。”

   一顿饭的功夫,上海海军营寨与盐田修建的事情就这么落实了下来。

   吃完饭后,沮授便没再与刘枫同行,而是转道陆路回吴城去了。

   现在是五月,大规模的春耕早已结束,此时的百姓相对来说还有一些空余的时间,既然决定了要在这里修建水营,还有盐场,相关的材料必须要先行筹集,并且组织人员运过来。

   若是错过了这段时间,就得等到夏收结束后,那时,又得等几个月了。

   “夫君,我刚才到附近走访了一些渔民,这里唯一能够做起来的,好像只有渔货一项。

   不过,就算是渔货,若是现在这个季节,也不太容易保存,很快就会腐烂,难以进行长途运输回柴桑去。”

   饭后,各自开始忙着自己的事情,甄姜找到了刘枫。

   刚才刘枫跟属下们在议事,她作为女眷不好掺和,便在几名卫士的护送下,到周边的村庄上走了一遭,去了解了一下当地的特产。

   “你这话说得有些片面啦。”

   看着甄姜有些苦恼的表情,刘枫牵起她的手,拍了拍,笑着说道。

   “官府马上就要在这里建一个晒盐场,由官府来主导运营,光是盐这一项的生意,其中利润就不知道凡几。

   而且,有了盐,海鱼一经捕捞上岸,就可以腌制起来晒成鱼干,这样就没有保存的烦恼了。

   还有,这海里面可还是有一种叫做海带和紫菜的东西,只消打捞上来直接晒干即可,吃的时候再用清水泡开洗净,完全没有储存的烦恼,怎么会没有产业可做呢?”

   ......

  喜欢纵横河山请大家收藏:(www.xs4.cc)纵横河山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