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天子

第二十一章 立子

大唐天子 殷扬 2091 2024-05-30 14:37

  “嗡!”

   武则天话刚落音,殿里就炸了。

   群臣个个惊诧不已,一脸的难以置信。

   众所周知,武则天偏向武氏,为此不惜纵容武三思和武承嗣这些侄子,这是武氏作威作福,横行不法的原因所在。

   而李氏却是处于劣势,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却是被武则天发配到房州去,一去十几年不能回京,等于是让李显自生自灭了。

   至于李旦这个儿子,武则天同样不把他放在眼里,想要喝斥就喝斥,想要训他就训他。就是武三思和武承嗣对李旦痛下辣手,武则天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今天,武则天却是当着群臣的面,公然说出“侄子不如儿子亲”的话,这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这话意味着武氏在武则天心目中彻底失去了地位,意味着李氏的地位将会大涨。

   如此巨大的变化,群臣想到了“变天”这两个字,谁能不惊诧?

   狄仁杰也是好一通惊讶,嘴巴张了张,愣是没有说出话来。

   “侄子不如儿子亲”,这是狄仁杰用来反对立武氏为太子的重要依据,而且,狄仁杰不止一次说过这话,而是多次说过。只是,每当说出这话时,武则天不会公然赞赏,只会稍为赞同一下罢了。

   如今天这般公然赞同,还是头一回。

   “这意味着立太子一事陛下已经有了决断。”狄仁杰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太子之位非李氏莫属!”

   张柬之、宋璟、张说这些才思敏捷之人很快就想到这点,一脸的欣慰。

   立太子这事争论了快十年了。终于有了结果。而且还是他们支持的李氏胜了。他们不能不喜。

   “李氏当太子是必然,这只是成功了一步,还有第二步需要运作。”李隆基微微点头。

   这太子之位非李旦莫属,唯有如此,李隆基才能当上皇帝,开创开元盛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得先让武则天立李氏为太子,然而才能确定究竟是立谁。

   “不!”武三思和武承嗣听在耳里。如同雷霆轰鸣似的,摇摇晃晃,几欲晕倒。

   以前,是武氏占了上风,武三思和武承嗣春风得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今,情势颠倒过来了,是李氏占了上风,武氏势屈。他们离太子之位更加遥远了,由不得他们不急。

   “敢问陛下。何出此言?”武三思急了,顾不得别的,大声问道。

   这话正是群臣心里所想,齐声附和。

   上次关于立太子一事发生了大争论,难有定论,武则天很烦。这才过去多少时日,武则天就有了决断,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哼!”武则天冷哼一声,如同炸雷似的,冷冷的瞪了武三思和武承嗣一眼。

   二人只觉武则天的目光如同刀子似的,一缩脖子,大气也不敢出。

   “两个狗东西,还有脸问。”武则天怒了,把武承嗣也给恨上了。

   “这……究竟怎么回事?”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对视一眼,只见对方一脸的『迷』糊。

   他们到了现在,都没有闹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从上次议立太子到现在时间并不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让武则天对二人观感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们还真是想不明白。

   “难道是因为斋戒之事?”蓦然间,二人似有所悟。

   武则天坐下来,缓开金口,道:“立太子之事,一直在争论,这一争论就快十年了。这些年来,朕一直在思量,究竟是立侄子好,还是立儿子好,却是难有定论。近日,朕得一高人指点,心生一计,决心要试探一番。于是,要老七老八和那两个狗东西斋戒,朕想看看他们谁更诚心。”

   “果然是斋戒。”武三思和武承嗣恍然,脸『色』苍白,没有一丝儿血『色』。

   斋戒一事,二人做了什么,他们最是清楚,他们是整日里吃好喝好,养得白胖胖的,这诚心一瞧便知,不需多说了。

   对于此事,他们就算浑身是嘴也莫想辩解。

   群臣在武三思、武承嗣身上瞧瞧,再把李旦李显瞧瞧,一脸的恍然大悟,微微点头。

   武三思和武承嗣白白胖胖,李旦和李显饿得皮包骨了,谁心诚谁心不诚,就是瞎子也看得出来,怪不得武则天有如此感慨。

   “陛下这还是好的,要是我一定把这两个狗东西宰了。”群臣在心里如是想。

   作为被武则天寄予厚望的侄子,竟然如此没有诚心,群臣为武则天不值。

   “那两个狗东西买通看守之人,整日里好吃好喝,比起在自己的府里还要逍遥自在。”武则天脸『色』阴冷,目光如同利剑似的,在武三思和武承嗣身上刮来刮去。

   要是目光可以杀人的话,武三思和武承嗣都成了鸡零狗碎。

   “陛下,臣知错,知错。”武三思和武承嗣只觉天旋地转,忙跪在地上叩头请罪。

   要是可以重来一次的话,他们宁愿挨饿也不敢再做如此欺瞒之事。

   “老七老八,至诚至孝,饿了这么多天,都皮包骨了,仍是赤诚一片。”武则天打量李显和李旦,目光柔和,一脸的慈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