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万吏

第三章 闲官用处

大明万吏 鹤踏高枝折 2085 2024-05-30 14:37

  甑糕越吃越腻,佟正钊咀嚼的动作渐渐迟缓了下来。

   就见佟秉元心有戚戚地点头道,

   “是咧,戚继光要还在北边,说不定就同太祖爷时的蓝玉一个下场。”

   他说到此处,还不忘顺带着教训自己的儿子一句,

   “钊小子前两个月还同我说要去当兵呢,可现在你看看,这当兵是光杀鞑子的事儿吗?”

   佟正钊抿了抿油腻腻的嘴唇,小声回道,

   “有道是,‘身正不怕影斜’,戚家军素以纪律严明着称南北,而戚继光何等人物,即使有贪污行贿之嫌,也万万不至于欺压弱小,强占民田罢?”

   佟秉清哈哈一笑,道,

   “二侄儿,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戚继光有句话在长安县传得挺广,‘组练首先明纪律,战争最重在经营’。”

   “这意思就是啊,对下边人要求纪律,不该拿的一样不拿,但是实际办事呢,要懂得经营,该拿的一样不能少拿。”

   佟正钊慢慢地咬了一口甑糕,道,

   “我觉得戚继光不是这样的人。”

   佟秉清笑道,

   “卫所军屯的事儿复杂着呢,远不是‘谁欺负了谁’那么简单。”

   “就譬如说边将隐占民田这事儿罢,就得看上边具体想怎么说。”

   “要正过来说,那就是老百姓自己把田卖给了戚家军,身强力壮的男丁自愿应征入伍,老弱妇孺成了军卫附籍,军民携手共抗外敌。”

   “但要反过来说呢,就成了戚继光欺上瞒下,屯政败坏,欺压良户,连太祖爷亲定的卫所祖制都不放在眼里。”

   佟秉元附和道,

   “就是,这些且都不论,我可记得清清楚楚,张居正还在的时候,万历八年的‘清丈八款’中,明明白白规定的就是‘复本征之粮:如民种屯地者即纳屯粮,军种民地者即纳民粮’。”

   “万历八年那阵闹得多厉害啊,但当时压根儿就没提这屯田到底归谁的事儿。”

   “甭管是民种军田,还是军种民田,只要能交上粮来,连张居正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去了。”

   “如今又重新来翻这些老账,要不是皇帝真缺钱,哪儿能使劲为难咱们知县老爷呢?”

   佟正钊疑惑道,

   “咱们知县老爷还能管到卫所屯田的事了?”

   佟秉元笑道,

   “嘉靖四十二年以后屯政就归州县管了,只是咱们这儿的官老爷怕得罪人,懒得伸这个手罢了。”

   佟秉清也跟着哥哥笑道,

   “卫所军政早就是一摊烂泥,若非藩封在这里,我看连秦王也懒待伸手呢。”

   佟秉元就势即道,

   “说得就是啊,钊小子快听听你二叔的话,咱大明的兵能是好当的吗?”

   佟正钊默然无语,却见一旁的佟正则吃尽手中最后一口油旋子,舔着嘴唇开口道,

   “爹也不必如此着急,这应天府可不比顺天府,自成祖爷北迁后,应天府的官说话都不响亮。”

   “这袁洪愈听着是个‘礼部尚书’,可谁知他唬不唬得住人呢?万一那就是个养老的闲官,爹岂不白操了这份心?”

   佟秉元笑道,

   “你有所不知,这闲官自有闲官的用处,你瞧那海瑞,咱大明除了老百姓,满朝文武谁也不喜欢他,现在不也一样在应天府当右都御史吗?”

   “听咱知县老爷说,这袁洪愈曾经弹劾过严嵩,还因此被外放,这便是他刚正不阿的政绩,且他那家里的婆娘姓申,是申时行的姑母,论起辈分来,他还是当今首辅的姑父哩。”

   “你想想,一个刚正不阿的应天府闲官,又恰好是申时行的姑父,偏偏在这时候说这么些话,你说咱知县老爷能不多长一个心眼吗?”

   佟秉清笑着接口道,

   “可不是,既要清查屯田,又要兴开水田,又要多交粮多交税,自己一点儿好处没有不说,得罪了人还要自己打点。”

   “否则一个不留神成了‘大明四害’,轻则吃项瓜落儿久难升迁,重则被打成张居正余党居心叵测。”

   “反正申时行现在是和言官顶上牛了,杀一个为祸一方的贪官他还不嫌名声不好哩!”

   佟正钊到这一刻才深深体会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多么糟糕。

   他一抬头,就见佟秉元满目慈爱地望着自己,嘴上还在说道,

   “地方官本就难当,原来里外不是人,现在张居正一死,顿时个个都成了两边不靠的鬼了。”

   佟正钊刹时醒悟道,原来佟秉元的这一通话不仅是为了和自己的兄弟互通消息,更是为了劝自己打消征战沙场和科举晋身的念头。

   佟秉清又笑道,

   “咱们这儿的知县老爷是比别处更难当些,不知这位去后,下一个就任的是哪位苦主儿?”

   这时,佟正钊忽然心念一转,暗道,就算不能靠战功和科举,只要能让皇帝和内阁看到自己现代人的智慧,不也算达成目标了吗?

   “既然这么多知县老爷都有苦水儿,为何不能想法子向上头倒上一倒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