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长坂坡开始

第223章 颁律法,收人心 shuhaige.net

从长坂坡开始 秋来2 2074 2024-05-30 14:38

  关起门来装聋作哑的活计谁都会做,县衙内,一堆竹简已经堆积在院落之中。

   从今天起,益阳县是包奎做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天已经变了!

   积压在益阳县百姓头上的大山轰然倒塌,而此时包家所经历的一切,与包家平日里对待普通平民的如出一辙。

   反观县衙内,倒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

   关平才不会做光杆司令的活计,充分利用了两位麾下从事,让他们抓紧时间抄写自己写下的公告,得了好处,还想着不干活,当真是想得美。

   至于他们所推荐的人,关平也都一一应下了,人不多,很有分寸感,足可以替代包家的势力,又能让刘邕控制得住。

   包半城完了!

   包家同样也完了!

   这事是在关平的预料之中,有了水军混在百姓当中带节奏,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翻盘的机会。

   民愤是一股洪水,包奎一直在堵,而关平今日只是卸了一个口子,让这股洪水顺利的冲击包家,顺便平息这股民愤,为己方争取民心。

   “太守,此等布告的内容,当真要如此做?”从事李俊忍不住问了一声。

   这都是个什么章程,当真是少见,真是关太守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这一切都是主公授意的?

   谁知道刘皇叔爱民如子,对于世家豪强,都不怎么在乎,这种收拢人心的法子,怎么看怎么像是主公刘备的手笔。

   “李从事,有什么问题吗?”关平随手把手中的竹简扔进院落当中。

   “太守,这个废除包奎的无故征粮,属下倒是可以理解。”李俊指着布告上的田地分配道:

   “若是一户当中有人当兵,颁发全家光荣的木牌,多分配十亩地,就算清点了包家所侵占的土地,若是百姓蜂拥而至前来当兵,怕是益阳县的土地不够分,太守岂不是也要失信于民了?”

   李俊丝毫不会怀疑平民百姓对于土地的热情,为了多出来的那十亩良田,他们定会把儿子或者丈夫送来参军的。

   前番赤壁大战的结果,早就传遍了荆南四郡,刘皇叔率领微弱士卒,击溃曹丞相的百万大军,足可以见其士卒的精锐,从哪点来看,李俊都觉得益阳县的土地绝对不够分。

   这种占便宜的好事,当地百姓肯定不会错过的,十亩地跟一个儿子,他们肯定会选择良田。

   “这个不用担心,我自有法子。”关平随手把看完的竹简扔进院子里。

   土地完全可以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分配,益阳县都变天了,土地多的是,鱼饵怎么能全都撒出去呢,必须一点一点撒出去呢!

   而且要经过几轮面试才能成为麾下士卒,让他们都觉得这个当士兵这个机会是来之不易,他们才会更加珍惜,家里人也会觉得自家儿子丈夫有本事。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受益,那必须要从实际与面子上,让他们都觉得光荣,就像是老秦人,闻战则喜一样,积极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这年头,三兄弟社团已经了有了名声这个软实力,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更要保证甲兵的数量。

   荆南四郡是三兄弟社团的基本盘,又是战略之地,还被其余两家社团觊觎,形势不可为不严峻。

   必须要保证辖区内百姓对于刘备的忠诚程度,确保刘备才是能保证他们自身利益的人。

   如此一来,再有其余社团想要进攻,定会遭到强烈的抵抗,从此把百姓的利益与三兄弟社团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劲头在不往一处用,那关平做了这么多,失败了也无话可说。

   以江东世家的贪婪程度,手里隐匿的人口和整个吴国总人口相差无几的对比来说,他们才不会保证平民的利益。

   曹老板社团现如今那里也是重用寒门打压世家,平民则是转为军户,疯狂屯田汲取利益,但是到了曹二代那里,世家的情况就开始转变了。

   到了曹三代还能够压制世家,但是曹睿一死,就完了。

   辅政大臣让曹爽当就是世家的把控,离间宗亲嫡系,让旁系出任重任,导致宗室力量孱弱,更是无力回天。

   三兄弟社团几乎是一直压制益州世家,从来不让他们的话事人,掌握季汉的大权,以免得选择投降。

   如此一对比,就算将来三兄弟社团到了最差的地步,反攻荆南四郡,依旧能俘获一大波人心。

   再加上有刘皇叔这个名声在外的社团软实力,足可以当做信用来使用,有了他背书,当地百姓选择相信应该是个容易的事情。

   关平着手准备在益阳县开展试点,家中有人当兵,也不是谁都要,至少把人剔除一部分作为预备队,提升当选人的优越感。

   完全可以利用土地以及税收上稍微做些文章,让他们主动当军户,作为屯田兵使用!

   包奎无故征粮,分配给百姓土地的亩数减半。

   正所谓不破不立!

   现在包家侵占的万顷良田有了用武之处,而关平所做的不过是左手倒右手,把本就是属于他们的土地还给他们,便能收服一大波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