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长坂坡开始

第734章 内奸闪现迁移

从长坂坡开始 秋来2 2162 2024-05-30 14:38

  韩遂没有让关平失望,直接带着步骑五千人马从渝中出发,前往显亲县。

   现在他与马超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马超要没了,不再前头给他顶着,韩遂也别想在凉州独存。

   张合领兵到达临渭县二十里外,暂且休整,派出哨骑前去打探,马超是否在半路埋伏。

   这一路上丝毫没有见到马超派兵来迎击自己的消息,总是在冀城当中按兵不动。

   此事才是最为可疑的存在。

   自家都要打到马超家门口了,马超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可太他娘的不正常了。

   “将军,我等要不要转道街亭,把控咽喉要道?”

   军司马郭淮勒住缰绳问道。

   张合摸着胡须笑了笑:“既然马超选择据城坚守,那就不用多此一举。

   我们直扑冀城,城中有我们的内应,可一鼓而下,擒得马超。”

   既然马超都没有把街亭放在眼里,派兵驻守,那他铁定是想要据城坚守,消耗己方粮草,

   待到己方粮尽,他在出城追击,当真是好计策!

   但张合偏不准备按照马超的策略走,且先让马超自我感觉良好去吧。

   “将军,马超至今还没有亲自来迎敌或者派他们来迎击我等。

   是不是马超心中,还是有些不相信他们的?”

   郭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目前这个情况,可千万别一厢情愿的把宝押在这群内应身上。

   此地属于陇右,羌人胡人氐人作乱已久,他们可全都是臣服于马超和韩遂的。

   己方在此地没有民心,更不占据优势,万一他们在后截断粮道,那己方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冒然前进,很可能会被断了粮道,莫不如先等一等夏侯将军。

   再偷摸控制咽喉要道街亭,逐步蚕食陇右,更为稳妥一些。

   尤其是内应这种事,可不一定能够成功!

   活着的才叫内应,死的那就是敌军内乱。

   “伯济,你意欲何为?”

   张合侧头问了一句,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啊!

   “将军,要我说,我们便围攻上邽县,那里有马超的家眷在。

   既能引诱马超来救,还能就地驻扎等待夏侯将军的大军。

   最为重要的是上邽县和祁山大营,驻扎的都是汉中张鲁的部队。

   他们可不会为马超效死力,我们更加有机会。”

   张合从坐骑下掏出地图,仔细观看,上邽县在渭水支流的一侧。

   距离冀城不足百里,先锋直接略过临渭县,往南下去,直接围攻上邽?

   张合在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他本意是直接赶到冀城,来一个里应外合,说不准就跟擒获吕布一样,能够擒获马超。

   从而平定陇右,至于韩遂这个老贼,张合是不看在眼里的,他已经没有什么心气,只能苟延残喘了。

   而且渭水之战的大败,韩遂这个首领,占据了很大的责任。

   如今关西诸将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剩下活着的人也不怎么信服他。

   如今所依仗的不过是旧日,在羌人氐人里积攒起来的威望。

   所以率先除去马超,才是最优的选择。

   “如此也好。”

   张合认为,若是韩遂当真还有心气,那就不该是马超围攻冀城五个月,韩遂都不发兵。

   甚至他应该再举大旗,主动进攻冀城,而不是让马超挑头。

   若是马超想要据城坚守,那就诱他出来交战,如此也好给冀城当中的内应,夺取城池的机会。

   如此一来,定叫马超他首尾不相顾。

   军司马郭淮听到张合算是听进去了,遂心中有些宽慰,足以见得此人不是刚愎自用之人。

   即使有些名气后,也能听得进去建议,不失为一代名将的潜质。

   郭淮本是在曹老板帐下听命,又因为是出身名门之后,被留在关中,辅助征西将军夏侯渊。

   张合写了一封信,命令快马把信件送往夏侯渊那里。

   冀城内,马超终于得到了最新的奏报。

   张合已经率领五千步骑围困上邽县,目的就是想要拿下马超的家眷。

   此时此刻,马超当真是有些“坐不住了”,立即就召集了不少人前来议事。

   杨阜等人终究是心有窃喜,张合领兵围了上邽县,他总归是坐不住,开始着急了。

   “将军,我等理应趁着张合立足未闻,先出兵击败他。”

   凉州刺史韦康当即起身拱手说道。

   冀城是他主降的,现在曹军要来了,韦康觉得还是要一条路走到底。

   尤其是马超如此宽待百姓,这让韦康很是感慨。

   杨阜等人皆是一愣,随即心中大喜,没想到韦康竟然出动帮他们说话。

   随即众人拱手表示赞同。

   关平则是站起身来说道:“将军,我倒是觉得此时出兵不妥。”

   马超微微挑眉,随即开口道:“关贤弟且说说。”

   “我们当初定下的计策,就是让曹军主力奔着冀城而来,断其粮道,以此来打击他们。

   更何况韩遂率兵数万也该到达显亲县,阻击曹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