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长坂坡开始

第370章 大侄子,慈不掌兵(5K)

从长坂坡开始 秋来2 2139 2024-05-30 14:38

  有了张三爷的强势杀入,当即打破了双方跳起来脚来大骂,可就是不动手的尴尬局面。

   谁都想玩一出防守反击,以扩大战果,减少自身的损失。

   张三爷此时化身人狠话不多系列,似乎就没想着要先放嘴炮嘲讽文聘,根本就不理会两只菜鸡互啄。

   大概是不值得他如此做,张三爷上来就是一阵猛烈的输出。

   此番行为,不仅让文聘措手不及,同时也让关平措手不及。

   张三爷领着援军到了之后,没有派人与关平沟通一下,如何联合作战。

   他就这么停顿了一下,没给文聘太多的反应时间,直接硬生生的杀过去了。

   毕竟张三爷所想的,那便是敌人都已经在眼前了,在磨磨唧唧的做什么。

   直接杀过去,把他们全都杀了,那不就赢了吗?

   还有什么可商量的?

   文聘!

   不好意思,张三爷真没把他放在心上,当初大侄子不仅骗了文聘,还顺势给了他一枪。

   就这结果,当真是让张三爷对他重视不起来。

   眼瞅着他们就这点人,再加上现在援军来了,优势在俺,攻守之势互换!

   你们都愣在这里,大侄子还让人假扮大侄子他自己迷惑文聘。

   用得着这样吗?

   不急忙上去砍了文聘,还在等着什么?

   文聘在当阳桥前没被大侄子一枪戳死,是他运气!

   今日在此见了他,俺老张焉能让他活着离开!

   最为重要的是打完仗之后,得赶紧摆酒,又抓住机会到大侄子这里肆无忌惮的喝酒来,可别让文聘这厮给把时间耽误了。

   否则他就白白从麦城跑到荆城来支援大侄子了。

   尤其是文聘他还想要杀了俺大侄子,那俺就先一步杀了他文聘!

   作为护短这个性格而言,张三爷是此道当中的翘楚人物,不管是对大哥还是二哥。

   就算是当今天子,张三爷觉得由自家大哥来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之大哥在他心中的分量是最重的。

   恰巧大侄子在他心中也是占比不小的几个之一。

   想杀了俺大侄子,那俺老张就要看看你文聘有没有这实力!

   反观文聘要想稳住己方阵线,根本就顾不得外面有几个关平了。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质,没人想死,更没有人能够拦住发怒的张三爷!

   有了更强的一个人入场,你不想着如何去解决他。

   反倒要关注不如他强的人,你是要逃,在寻找突破口。

   大多数人都喜欢捡软柿子捏,更何况如今曹军处于不利状态!

   也就只有儿子这般胆战心惊之下,才会四处寻找突破口,而不是想要稳住。

   文聘未曾与张飞真正的交过手,今日便是第一次。

   当阳桥前三声大喝的的事例,他早早的被关平扎下马了,未见到张飞的壮举。

   可现在一交手,不让人心惊都对不起张飞的这股莽劲。

   曹丞相他被吓得撤退,一点都不冤,谁让自己手里没有能够缠住他的武将呢。

   一旦爆发起来,寻常人要是能拦得住张飞,那可就真就捡到宝了,又发现一员虎将。

   可天下又有几人能够用得上张三爷这个的计量单位的?

   在吉吉国王的乱杀与蛇矛挥舞之下,大多数曹军士卒都成了张三爷的矛下亡魂。

   关平挥舞着倚天剑,大声指挥者麾下士卒射箭,冲锋之前,先给曹军来上几轮箭雨洗礼。

   让他们好好冷静一下,面对现实,不要做无谓的挣扎,才能立即放弃抵抗,选择逃走。

   两面夹攻,再有一个张三爷带着少数精锐在曹军军阵当中一阵搅合。

   当真是杀的天翻地覆,一时间曹军被夹击的只能一个劲的望着关平立下越界者死的旗子方向移动。

   文聘尽管大声嘶吼,努力挽回败势,可依旧止不住曹军的颓势。

   敌军有了生力军的加入,还有两个猛人,直接冲破了他的阵线。

   至于大黄弩更是没有射杀到张飞,连关平的性命都没有赚到。

   此时也哑火了!

   文聘只能继续嘶吼着,只要己方士卒坚持到战船来了便可。

   就算方才关平派出水军去拦截他的船队,文聘自信他手上的水军,可不是刘琦手里那些水军能够比得上的。

   刘备哪里来的水军,还不是刘琦的人马。

   但现在,文聘觉得岸上的士卒怕是要扛不住了。

   文岱一直策马跟在他父亲的身边,如此惨烈的攻伐战,实乃他生平第一次参加。

   以前都是有二弟冲锋在前,他居中调动配合,放眼整个荆州,也未曾遇到过像张三爷这般的勇猛之将。

   尤其是瞧着那个大黑脸,身着赤甲的人的,冲着自己的方向冲杀过来,文岱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文聘也是瞧着张飞在己方军阵搅风搅雨,而且冲着自己而来,当即脸色大变。

   曹军已然败了,大黄弩这个杀招没用上,反倒让关平等来了援军,也等来了最终的打野大爹:张三爷的到来。

   他与文聘之间攻守之势互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