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梦入红楼

第四一九章 张常

梦入红楼 桃李不谙春风 2108 2024-05-30 14:38

  陪着惜春吃过饭,又将她送回荣国府,贾清也没在荣国府多待,然后就照例进园子里查看是否还有需要进行修缮的地方。

   昨日因为贾母要逛园子,暂时将不相干的人给退避。如今,一批批工匠、杂役又在各级管事的安排之下,井然有序的进园子内,做最后的完善装饰。

   这一切,必须在七月之前全部完成,给迎接元春省亲留下足够的余地。如今,时间已经不太多了。

   以沁芳溪为中心,将园子的主干道走了一遍,只在几处重要的景点略作停留,贾清就从东门出了园子。

   东门之外,就是宁国府。

   这是直接连通宁国府和园子的一道门。以后从宁国府道荣国府,就可以通过大观园而来,方便两府里的内眷交流走动。

   出了东门,旁边就是占地颇为不小的天香楼。此时正面楼处,正有萧管笙笛之音带着歌颂盛世的情调,向着四面八方传播开来。

   贾清不由得慢下脚步,徐徐向着正面楼而去。

   天香楼,既然称之为楼,就与旁的建筑不同,正楼高达三层。

   贾府这样的侯门公府,一般房子都是不建二层的。像这种楼阁,都是用来休闲所用。

   天香楼也不例外,建造之初,就是拿给内眷们娱乐看戏的地方,所以正面楼之前的院子,十分宽敞。

   贾清正是选中这一点,就将当初从江南带回来的十二个舞姬安置在了这里。反正天香楼里面有足够的房舍可供她们居住。

   有了这十多个舞姬的入住,再加上她们本身附带着专门伺候她们的小丫头子以及那几个教养嬷嬷,天香楼很快就从杂物堆放处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歌舞场。随时都能听见舞姬们演舞的音乐之声。

   很快贾清就走到了正门之前,将里面的场景全部收入眼中。

   一道道曼妙的身姿,迎着悠扬起伏的音乐,忽缓忽急,忽散忽聚,十分灵动的在院中偏偏起舞。

   正面的二楼的廊檐上,四五个同样装扮艳丽的身影静立不动,或拨古筝,或弹琵琶,或吹箫笛。

   声音悠扬,舞姿翩跹,贾清十分喜欢这样的情调,也不打搅,就这么静静的站在门外倾听、欣赏。

   忽然,二楼上的音乐之声出现一丝杂乱,连带着下方舞动的香汗淋漓的舞姬也略失方寸。

   由于这一丝不合之音,使得原本沉静在其中的人回过一些神,然后,很快里面的人就发现了门外面的贾清。

   一道身影快步走过来,略带惊喜的道:“二叔,你来啦?”

   正是秦可卿。

   贾清点点头,走进院子,道:“你又在亲自看着她们排练?”

   秦可卿点点头:“我闲着没事,就来看她们练舞,她们每一个人的舞都跳的那么好,真厉害......”

   贾清听出秦可卿语气之中那一丝艳羡,道:“你也喜欢跳舞?”

   秦可卿一愣,然后略带羞涩道:“二叔说笑了,我只是觉得她们跳的很好看......”

   她再怎么说也是宁国府的少奶奶,怎么可能去跳舞,这可是下九流的技艺。

   贾清不置可否,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束缚实在是太大了,这也不合礼法,那也不合礼法......也只有风尘女子,才能正大光明的做这些后世明星们做的事。

   唱歌、跳舞、演戏(戏子)。

   贾清一直觉得以秦可卿的身段,若是学跳舞,一定很好看。所以,当发现秦可卿对这十二舞姬很感兴趣之后,他就直接将管理她们的差事交给了她。

   贾清进来之后,音乐和舞蹈尽皆停下,所有的女孩子全部看着走进来的贾清。

   贾清也看向这些女孩子。显然,最中间原本起舞的那八个女孩因为穿着舞裙,挂着长纱,最吸引人的眼球。

   此时马上就是六月天,她们的这身打扮,比之第一次在瘦西湖上贾清见到的还要薄,还要诱人。

   说起来,因为贾清自身的一些原因,他鲜少进天香楼,对这些女孩子都不熟,所认识的,也只有群芳之首的慕容嫣然一人而已。

   “奴家见过老爷。”

   见贾清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慕容嫣然款款一礼道。

   她旁边的女孩子等也道:“见过老爷......”

   贾清点头示意,又看向远处楼道上那四个装扮略有不同,但同样曼妙的舞姬。四人见之,遥遥对着加贾清屈身一福。

   如此多的美人小心翼翼的给他见礼,让他有一种狮王的感觉。所有的雌性,都要为他所主宰!

   “你们方才跳的舞叫什么名字?”

   贾清对风姿过人的慕容嫣然问道。

   “回老爷,我们方才所练之舞,正是《明君》。”慕容嫣然柔声回道。

   “原来这就是《明君》,怪不得这么哀婉而悠扬。”

   贾清虽然不涉足歌舞研究,但对于这些历史有名的名曲,却是有所耳闻的。

   与《凌波舞》与谢阿蛮一般,《明君》也是出自古代着名美人--绿珠。《明君》舞原本应该叫做昭君舞的,因为当时石崇写了一首赞扬王昭君的诗,让绿珠编舞,后来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讳,改作“明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