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第八十五章 意想不到的正统年大人物

  苏曦不想说话,让他选择,他能选择谁?

   于谦于少保?

   英国公张辅?

   杨士奇、杨荣、杨傅这三阳开泰组合?

   亦或者是杨洪?

   别闹了,要想在正统初年一言而决,动辄就开战,他们还真不行。

   “我怕我推荐的这个人你们都接受不了?”

   苏曦苦笑一声。

   “我推荐这个人,绝对厉害,甚至于如果正处于正统初年多,还可以直接发动战争。”

   “如果它能借助聊天群延长寿命,就不会出现土木堡之战。”

   “但我怕你们接受不了这个人。”

   苏曦想着自己脑海中的这个人。

   此人历经洪武末年、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初年,它经历丰富,摄政多年,得到所有皇帝和大臣的认可。

   真-白手起家—

   “你说的她是个女子吧?”

   朱元璋皱眉,舒展开来,确定的道。

   我精通佛道儒—

   “大帝,您怎么确定的?”

   “而且女子的话,我怎么没有记忆印象?”

   其他人也来了兴趣?

   女子?

   华夏之祖—

   “难道是类似于我大秦宣太后的人物?”

   纨绔子弟—

   “@苏曦,如果是女子,那你大可放心,我大汉掌权的女子多了,我很习惯。”

   蜀国丞相—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东汉一半时间的权利都在临朝称制的太后手上。”

   李世民就不说话了,作为一个淫贼,她现在只关注这个女子是谁?长的如何?

   苏曦苦笑一声。

   “我推荐的人,是大明永乐大帝的儿媳妇,明仁宗的老婆,宣德皇帝的母亲,正统皇帝朱祁镇的奶奶,大明的太皇太后张氏。”

   苏曦一口气把所有名号都说出来。

   “陪仁宗保卫过奉天,在徐皇后病死后,变独自一人承担起大明后宫皇后的职责,所有女子对外事物皆由她处理。”

   “仁宗病逝,扶着自己儿子登基,这时的她并参与朝政。”

   “宣德皇帝逝世后,正统年间变开始临朝称制,如果不是她死了,朱祁镇能不能出兵都是一个问题。”

   苏曦把张氏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大家点头。

   真-白手起家—

   “让她进群,就推荐她了,只要她能进来,只要她能阻止土木堡,就是废了朱祁镇都行。”

   “我大明江山的辉煌得延续下去。”

   朱元璋攥紧拳头,随后又松开。

   大明江山为重。

   他见过张氏,对张氏的印象相当不错。

   张氏的父亲是锦衣卫出身,是他的嫡系部队。

   我不会改历史—

   “朱元璋都不在意,我们更不会在意了。”

   “就她了。”

   “投票吧。”

   一水的同意在下面刷新出来。

   ……

   “叮,由于群成员全体通过,正式邀请太皇太后张氏进入聊天群。”

   ………

   聊天群一如既往的体贴人心,只要是大家都同意的事,他就一定会同意。

   ………

   平行时空,大明王朝,正统初年,太皇太后张氏刚刚扶着自己的小孙子登基为帝,她自己也在三杨和张辅的盛情邀请下,开始了自己临朝称制的模式。

   坐在那里,看着下面的文武群臣,还有锦绣繁华的大明江山,张氏露出笑容。

   “这大概就是武则天的感受吧。”

   张氏内心中无喜无悲。

   退朝回到后宫之中,张氏神色恍惚一下。

   ………?

   聊天群内。

   真-白手起家—

   “@太皇太后张氏,孙媳妇,说句话吧,刷刷你的存在感。”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他们老朱家的势力越来越大了,用不了多久,就能一统聊天群。

   我精通佛道儒—

   “见过太子妃殿下。”

   姚广孝一愣,随后在群内恭敬的问候。

   没办法,礼法不能废。

   太皇太后张氏—

   “见过各位先祖,有礼了。”

   看到秦始皇、李世民、朱元璋、诸葛亮、霍去病等人,张氏就知道“大佬”两个字的意思了,同时内心中暗喜,自己这是得到众位大佬的认可了。

   开心。

   张氏决定把这一天设定为自己的幸运日。

   朱元璋和姚广孝开始和张氏叙旧,跨越时空聊天。

   听到仁宗和宣德两人的早夭两人心情低落。

   听到朱棣五征漠北,郑和七次下西洋,把大明的威望传遍整个亚洲。

   尤其是郑和行使大明权利,于海外肆意打击罪孽,带回无数财富的事,更让二人心情激荡。

   这就是我大明江山的威望。

   这就是我大明王朝的辉煌。

   其他人,如李世民心里酸溜溜的。

   苏曦也听的很激动,后来他就不激动了。

   张氏脑袋一抽,直接在群里讲起了他们老朱家的爱情故事。

   比如他们奉行的一夫一妻制度,还有她张氏独守空房多年,未曾找过面首。

   还有她老公儿子公公都是一夫一妻的拥护者,大家都不找三妻六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