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二百八十一章于谦的无心之矢

  张氏斩钉截铁的话,其他人不理解。

   于谦?

   不是挺听话的吗?

   ……

   苏曦挠挠头,他大概知道为啥。

   “太皇太后大佬,您是不是看了明朝之后的历史,有了什么不好的想法。”

   苏曦觉得张氏肯定有了不好的想法。

   ………

   太皇太后张氏—

   “是的,于谦,太优秀了。”

   “于谦,一个人拔高了整个文臣体系的上限。”

   “土木堡,实在是坑。”

   张氏说的咬牙切齿。

   群里的其他人心里默念,坑人的朱祁镇啊。

   苏曦挠头,他就知道会是这样,朱祁镇那个败家孩子,还有于谦在土木堡的优秀表现,无一不是代表了文臣的优秀,武将的衰败。

   明朝土木堡之后,文臣地位直线上升,武将地位维持不住下滑,以至于隐隐要出现宋朝那种,武将天生比文臣低三级的情况。

   ……

   朱元璋脸色也忽然不好看起来,想明白后,他的脸色瞬间就不好了。

   这种鬼情况,确实让人难受。

   真-白手起家—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确实得想办法压一下于谦,维持一下武将的地位。”

   朱元璋头疼,明朝的武将地位下降,在历史上就是从土木堡之后发生的。

   地方武将和中央武将形成两个派系,简直就是坑。

   兵部和武将的关系竟然分开了,更是一个坑。

   明朝中后期,在明孝宗时期,就出现了武将一脉就出现了勋贵、兵部、地方武装,三团势力。

   同时文臣领兵的情况也频频出现,如王阳明、谭伦、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

   而且明朝还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武将一脉有世袭的功能,那些勋贵世袭,但是他们又没有世袭到好处,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极低。

   朱元璋等人越想越思考,越发现明朝在土木堡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弊端爆发,尤其是随着于谦的崛起。

   人家于谦肯定是做好事,再想方设法的帮明朝续命,但是也确实引发了一系列弊端的爆发。

   土木堡之变,明朝武将断代,文人领兵开始出现,勋贵们因为传承有限,纨绔子弟越来越多,还因为世袭的原因趴在国家身上吸血。

   再加上这一战打的凶残,军户制度崩塌的越来越快。

   最重要的是,中央禁卫军的损失殆尽,再加上于谦后期引领出来属于文官的军队,导致皇帝的权利大幅度缩水。

   尤其是于谦在地方军中选拔出来的将领和军队,其所填充的禁卫军基本上不听皇帝的话。

   理论上讲,朱祁镇干掉于谦是对的,只有这样,皇权才能收归一体。

   军政分家的好处就是可以相互制约。

   于谦那个耿直boy肯定没想这么多,但是他手下的文臣们,那些继承者们,看到这么大的利益,他们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

   当时土木堡之后,于谦所带领的文臣收获了多少利息?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民心,新组建的军队,重新组建为一体的官员体系,还有一部分地方官员的任免,和地方军队共患难出来的感情。

   这些东西,你觉得于谦不要,跟着他混的文臣们能不要?

   朱祁镇混的再惨,夺门之变时也不应该只有那么点人。

   石哼当时可是领兵的大将,但实际所能率领的军队才多少?

   不超过三千人,所能控制的将领只有几个亲属,堪称凄惨。

   当时于谦的情况属于,我不动手,但是跟着我混的大臣们会动手夺权。

   朱元璋和姚广孝,还有群内的其他大佬们,都多精明啊。

   他们仔细思索,再翻翻历史书,很多东西就都看出来了。

   历史上的土木堡,于谦之后,国家直接开启文臣独大的模式。

   看看后来的兵部直接变成文官掌管,成为文官体系的一支就知道了。

   要知道,历史上,从兵部有了开始,就一直都是武将担任,即使是有文官担任,那也绝对是和武将亲密的人员。

   唐朝的李靖、李积、侯君集就是例子。

   如果武将再优秀一点,在三省都得有一个位子。

   叹气不已。

   确实,这样一看,张氏确实是害怕,不喜欢于谦爆发的太狠。

   这一世,于谦要是在有三杨的情况下,还疯狂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华,尤其是在成就军神之姿,那么重现历史并不是不可能,比如压制死武将一脉。

   ………

   我精通佛道儒—

   “我建议让张辅压于谦一下吧。”

   “或者派人奶一下武将一脉,顺带给他们提一下军事素养和文化水平。”

   “最好把他他们都拽入群聊,狠狠的虐杀一下。”

   姚广孝一脸的黑线。

   这都是什么玩意。

   仔细想想,人家于谦做的有错吗?

   没错的。

   于谦终究是臣子,还是文臣。

   他麾下的追随者也是如此,他们打赢了,需要为自己的势力谋取福利,那么压制一下武将勋贵一脉,坑一下东厂,欺负一下锦衣卫,这些有问题吗?

   而且文臣勾结地方军队,这些是不是常态?古往今来都有吧。

   还有,中央禁卫军都是于谦后来从地方军中选拔组建的,那么他们染指一下没问题吧?

   仔细想想,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把这些都做了,那么文臣也就彻底成为了国家主体势力,这是所有皇帝不允许的。

   朱祁镇杀了于谦,然后再次上位,和群臣相互妥协。

   到明宪宗时,手段就没有这么柔和了,西厂刚刚建立,做的事那真是就一个,东厂敢做的他们要做,东厂不敢的,他们更要做。

   诛杀官员,清理政敌,扫除边疆。

   这些事西厂都替明宪宗做过。

   至于说为啥明宪宗没有抹黑于谦,相反还要把于谦高高的供奉起来。

   这就是手段了,抹黑死人,那是傻子才做的,聪明人选择的,从来都是另外的手段。

   抬高于谦,把于谦留下的政治势力麻痹,随后雷霆出手,干掉对方。

   这才是他做的事。

   明宪宗做的挺狠,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

   西厂背锅也不少。

   ………

   总体来说,群内的大家也算清楚为啥要打压一下于谦了。

   于谦的太优秀,真能带动整个文臣势力的膨胀。

   而皇帝,不喜欢这样。

   ……

   第四章

  喜欢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请大家收藏:(www.xs4.cc)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