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一百三十四章性感世民在线讲解

  真-白手起家—

   “李世民,说清楚点,他们这个八旗到底是什么制度。”

   “竟然让你如此害怕。”

   朱元璋皱眉。

   虽然他看不起李世民,觉得宋朝人把李世民吹的太过,都吹成千古一帝了。

   但李世民的能力和气魄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不应该如此害怕。

   李世民让自己镇定一下,缓缓的道。

   我不会改历史—

   “你们不懂。”

   “这个八旗制度的根本在于,他就是用来制造普通士兵的,他是用来制造精锐的。”

   “就是那种能够以一抵百,敢战天斗地的精锐。”

   “而且这种制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你给他们多大的权利,他就能给你多大的反馈。”

   “只要士兵无畏,就感于挑战一切。”

   李世民冷笑道。

   “我知道你们都不信。”

   “可是你们看看关拢贵族就知道了。”

   “完全脱离生产,一心只会战斗的关拢贵族,敢挑战任何名将。”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刚出道就敢和李靖对拼。”

   “你们就知道这种制度出来的人有多恐怖。”

   李世民看着八旗制度,怎么看怎么像关拢贵族制度。

   关拢贵族就是完全脱产的贵族兵。

   一个级别一个级别晋升上去,最顶级的那几个家族甚至于可以改朝换代。

   我不会改历史—

   “而且听苏曦的描述就知道,他们更加严格,福利更大,都可以肆无忌惮屠戮占领区了。”

   “这种严格制度和欲望纵容出来的士兵,战斗力更凶狠,在危难之时更加不容易垮。”

   李世民太了解这种制度。

   “职业兵很恐怖,比如汉朝的禁卫军。”

   “可是关拢贵族和八旗这种就是职业兵中的职业兵,直接就是贵族兵。”

   “国家不发粮饷都能活下去,他们就是以军功攫取更大的地位。”

   “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他们甚至于形成那种我就是要杀人,就是纯粹的天生战士风气。”

   “你们看看我就知道了,最初当兵就是为了兴趣。”

   “我没有生存压力,没有未来压力,没有担心军功到不了自身身上的压力,我就是为了兴趣。”

   “他们最后肯定会形成我这种,甚至于比我还疯狂的状态。”

   李世民毫不客气的举例说明。

   为了当兵而当兵,为了上战场追求刺激而当兵。

   李世民可以说,我比绝对大多数人能打。

   “而且如果一个军队只有一个人是这样还不算什么。”

   “如果是一整个军队都是这样,你们觉得这支军队还有什么不敢挑战的吗?”

   朱元璋上过战场。

   知道状态对于士气的问题。

   毫无疑问,如果出现全军都是为了战斗而战斗的状态,他们肯定是敢于挑战任何人的。

   这不是上限有保证,这是下限有保证的军团。

   聊天群内的大家都沉默以对。

   没办法聊了。

   ………

   我不会改历史—

   “说实话,为何韩信被称为兵仙,因为他能让民夫发挥出精锐士兵的战斗力。”

   “为何后世的大家对项羽的巨鹿之战评价并不高,因为他面对的对手是章邯带的民夫,不是四十万秦国锐士。”

   “汉末大战一开始就是民夫殴打,没有真正的精锐。”

   “后来才有的精锐,而淮阴侯最恐怖的就是让民夫发挥出精锐的战斗力。”

   李世民说的毫无客气。

   “不是出身自关拢贵族,你们不会理解关拢贵族的恐怖。”

   “我十八岁上战场,待的部队都是精锐,战功升职,带的兵更都是精锐。”

   “甚至于有隋朝的禁卫军。”

   “我爹造后,我麾下的元从禁卫更是禁卫军中的禁卫军。”

   “随后组建玄甲军,战斗力更是强悍。”

   “各位,这才是我们恐怖的地方。”

   “我们有资源有人脉有力量,只要天资够了,战天斗地不是玩笑。”

   “我十八岁体会过禁卫军,那种可以一打十的禁卫军。”

   “古往今来谁有过?”

   李世民说的很猖狂,很霸道。

   “我们李家就是关拢贵族,说句实话,我、李建成、我姐李秀宁、李孝恭、我们四个都可以独挡一面,独自统领十万人作战,麾下的各个阶层将领,我们自己家族就可以填补足够。”

   “可怕吗?”

   李世民真实说出的话,让大家都心惊。

   包括始皇。

   “关拢贵族只要愿意,可以就地征召百姓,依靠自家本身就存在的精锐做锋头,依靠世家固有的当地民声民望征召百姓从军,再把自己家府库里的武器铠甲拿出来,而我们自己就有产业可以打造武器铠甲。”

   “我们分分钟可以拉出几万大军。”

   “而类似隋末,类似我们李家这样的家族,最少还有五家,其他家族就是稍微弱一点,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拉出足够的军队。”

   “你们信不信,八旗的八个旗主,他们只要愿意,也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