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第五十八章 扯犊子的历史

  “不,或者说晋朝不是和皇帝共天下,而是应该说儒家已经开始掌控皇帝了。”

   苏曦说到这里,面色凝重起来。

   “晋朝的司马家,他们是真的被儒家当做猪在养。”

   “整个晋朝,在衣冠南渡之前,都可以说是低智商化。”

   “九品中正制让世家向着门阀开始进化。”

   “也是那个时期开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

   “原因就是九品中正制给人定制了三六九等。”

   苏曦越说面色越严肃,九品中正制可比后来的八旗制度恐怖多了。

   九品中正制是真正的依靠出身来订制官位。

   单手开战车—

   “等等,这和儒家有啥关系,这些是世家贵族的事情吧,和我的儒家没关系吧?”

   孔夫子听到这里直接愣住,这是什么鬼。

   为啥世家和他的儒家有关系。

   苏曦阴冷的笑起来。

   “圣人,当然有关系了,因为这些世家门阀都是儒家子弟啊。”

   “不说他们和你的那些徒弟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说西汉年间,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一波操作,是真的做到了让凡是不说自己是儒生的学子,就坚决不录用的情况。”

   “而汉武帝当了五十多年皇帝,你说这中间儒生换了几代,那些世家还会不会说自己不是儒生。”

   苏曦说的简单明了,让孔夫子一下明白过来。

   单手开战车—

   “也就是说,儒家已经进入世家门阀中,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是儒家子弟了。”

   苏曦笑的更加阴冷了。

   “不止呢,汉朝以孝治天下,您觉得孝道是谁的。”

   孔夫子咽口吐沫。

   完犊子了。

   门阀的锅他们儒家背定了。

   或者说,这就是他们儒家的锅。

   “此时的儒家,已经因为九品中正制的原因,达到了巅峰,世家限制皇帝,变相的成为了儒家凌驾于皇权之上。”

   “这也是后来隋唐两朝疯狂找机会打压儒家的原因。”

   “因为儒家疯了啊。”

   单手开战车—

   “好,就此打住,不用往下说了,我已经明白,以后凡是读书人都是儒家子弟,他们做的坏事儒家都要背锅。”

   “而我是儒家的祖师,我也需要背锅了。”

   孔夫子郁闷不已。

   如此明白的孔夫子,让聊天群内众人都惊了。

   大佬,您如此有自知之明吗?

   真-白手起家—

   “圣人,如果您处在世家门阀时代,手里握着九品中正制,您会怎么选择。”

   朱元璋坐在皇位上,面色突然凝重,不自觉的在聊天群里问道。

   苏曦闭嘴不在说话,其他人也都静静的等待孔夫子的回答。

   春秋的孔夫子抬头望天,眼神异常清醒,突然嘴角露出笑容。

   单手开战车—

   “这不需要选择,当然是用九品中正制让儒家走向巅峰了。”

   孔夫子说的异常洒脱。

   “这是多好的机会,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在身,可以把自己的利益推向顶峰,为何不选择顺从。”

   孔夫子说的洒脱。

   可随着他的话,圣人的形象在众人心中也彻底崩塌。

   “噗嗤。”

   苏曦一下笑了出来。

   纨绔子弟—

   “您都不犹豫吗?”

   “圣人。”

   霍去病真的惊了。

   蜀国丞相—

   “您可知您的话让您的形象彻底崩塌。”

   “而且这可是在利益面前低头。”

   诸葛亮也心神震动。

   万万没想到,孔夫子如此从容。

   孔夫子打开直播。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名浑身肌肉,长发四散在背,身上就披着一件衣服,坐在院落里煮茶的壮汉。

   只是奇怪的是,壮汉给人的感觉异常柔和。

   明明在袒胸露乳,可给人的感觉是书生气十足。

   明明浑身肌肉,确没有任何压迫感,让人想要亲近。

   单手开战车—

   “为什么不敢承认,人都是自私的,要不然学校礼法和仁义干什么。”

   “你们就敢说自己没做过啥违心的,或者在历史转折中做过什么明知不对,确依然选择的事。”

   孔夫子淡淡的质问,让所有人沉默。

   怎么可能没有做过。

   李世民想到了玄武门之变,想到了渭水之盟。

   朱元璋想到了之前的蓝玉,自己差点杀了他,还有刘伯温,真的对不起。

   诸葛亮想到了死去的庞统。

   霍去病想的更多,比如生活依然不咋样,和他完全没得比的父母和弟弟。

   姚广孝更不用说了,朱棣的破事就是他怂恿的。

   至于岳飞,此时此刻还在打仗中,根本没上线,也来不及上线。

   苏曦沉默不语。

   孔夫子淡淡的询问,犹如一柄利剑,把他们扎了一个透心凉。

   “圣人这句话过分了,我要去写小说,我要把我在这个群的经历写下来,绝逼能火。”

   “原因就是你们这群人巅峰了自己的历史形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