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第四十四章 怼人中的朱元璋

  岳飞激动的带兵征战燕云十六州。

   精忠报国—

   “各位,你们先聊,我去上战场,等决战时,我给你们开直播。”

   岳飞说完直接下线,大家在群内给他进行送别,并祝福他。

   聊天群内,一帮人为岳飞送行。

   至于帮岳飞出谋划策这种事,那就不是他们的事情了。

   岳飞的战争艺术并不比他们弱,他们一个劲瞎指挥干啥。

   岳飞走后,聊天群内也结束了这个话题,大家转而开始聊其他的,毕竟大家都不怎么忙。

   我不会改历史—

   “@蜀国丞相,

   丞相,你在西南地区搞的小范围世家治理怎么样了。”

   李世民非常好奇,诸葛亮现在这个开历史倒车的方法到底如何了。

   蜀国丞相—

   “非常不错,我握着所有军权,他们就相当于地方治理,只不过在疯狂渗透。”

   “不过我握着整个蜀中的军权,而他们只不过治政权利大了一些而已。”

   说到这里诸葛亮就想笑,分封而已。

   周朝之所以不行,那是因为他们给了封国军权,老子可没给。

   苏曦同样忍不住笑了。

   “没错,丞相玩的相当不错,只要君主死死握住军权,那么一切都好说。”

   苏曦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真-白手起家—

   “你们在说什么?”

   朱元璋一头雾水。

   诸葛亮就把苏曦曾经给自己出的主意说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惊呆了。

   真-白手起家—

   “这个方法很好,有抄袭我分封我儿子的方法的嫌疑。”

   朱元璋非常认可。

   真-白手起家—

   “不过我不认为世家是一个好东西,他们摧毁了很多东西,他们还想要窥视国家政权,这些人,于国家弊大于利。”

   朱元璋直接否认世家。

   诸葛亮和李世民尴尬无比,他们两个就是纯正的世家出身。

   我不会改历史—

   “洪武大帝,话不要这样说嘛。”

   “世家不能一杆子打死。”

   “就像我、诸葛武侯,我们两个都是纯正的世家出身。”

   李世民决定自我拯救一下,毕竟他也是世家的一份子。

   我不会改历史—

   “其实世家还是有点用的,最起码培育了很多人才,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真-白手起家—

   “可是你们兼并土地,让很多百姓流离失所。”

   李世民忍了,继续道。

   我不会改历史—

   “我们世家保卫了国家和民族传承,比如五胡乱华期间,我们不光抵御胡人,还对胡人进行了汉化处理。”

   真-白手起家—

   “可是如果不是世家捣乱,胡乱操作,晋朝也不会崩溃,就不会有八王之乱,更加不会引外族入侵,也就不会有五胡乱华。”

   朱元璋表示自己虽然没学历,可自己有文化,特别喜欢读书。

   李世民又忍了,这次他满脸黑线,世家的黑历史真多。

   我不会改历史—

   “洪武大帝,你不能总是看世家的坏处,比如世家也有好处,他们对各种制度进行了试错,他们为国家培育了各种人才,他们还广泛的传播教育。”

   李世民觉得这次你应该没有反驳的地方了吧,世家的确这样做了。

   呵呵哒,朱元璋表示,自己最讨厌的就是世家这一点。

   真-白手起家—

   “这点你没说错,可科举制加印刷术,世家可以直接干废。”

   “百姓的基数更大,我哪里需要世家去试错,百姓他不好用吗?”

   李世民有点自闭,可他依然要坚持。

   我不会改历史—

   “世家为这个民族培育了不少高质量的人才,这些人才狠狠的促进了民族的进步。”

   “比如历朝历代的名将名相。”

   李世民坚信,这一点应该不会再被怼了吧。

   朱元璋沉默一下,这点还真没错,可在我身上我不了。

   真-白手起家—

   “抱歉,这点在我身上真用不了。”

   “我兄弟徐达,可和军神李靖试比高,和我放过牛。”

   “我兄弟常遇春,可和尉迟恭比武力,和我放过牛。”

   “我兄弟李善长,堪比房谋杜断。”

   朱元璋表示,老子真的不怕和世家比人才。

   老子这么吊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我麾下的人才都是我兄弟,都和我一起吃过苦。

   李世民彻底自闭,不想聊天。

   你说的没错,世家就是作恶多端,就是历史的倒车,对于世家,我们就是应该抵制。

   我精通佛道儒—

   “洪武大帝,你就是来砸场子的吧。”

   姚广孝都忍不住想要吐槽。

   他觉得朱元璋就是来砸场子的。

   至于原因,还不是因为朱元璋这人太牛逼,他打破了一切规律。

   苏曦看他们聊天就想笑。

   没别的原因,就是李世民拿世家和朱元璋“攀比”。

   “@我不会改历史,太宗陛下,你真不用和洪武帝攀比。”

   “因为你比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