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第九十七章 世家的真实实力体现

  真-白手起家—

   “世家啊,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汇。”

   “我们明朝建国的时候,只有贵族和地主,还有士大夫,已经没有世家了。”

   “世家,沉沦到了历史之中。”

   朱元璋忍不住感叹。

   太皇太后张氏—

   “曾经天下无敌,目中无人,嘴上天天逼逼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世家的世家就这样倒下了。”

   “不得不说,让人感慨万千。”

   身为明朝的大佬,这两位表示,自己是真没体验过世家的凶残。

   我不会改历史—

   “素然无味了。”

   “听你们两个的感慨,陡然发现,奋斗的目标都没有了。”

   李世民心情不太美妙。

   老子现在面对的世家这么牛逼,天天逼迫老子,老子都快提前衰老了,结果你们天天在这逼逼世家就那样,老子没体验过世家的恐怖。

   尼玛,真的很打击人好吧。

   我不会改历史—

   “@蜀国丞相,@华夏之祖,丞相,始皇先祖,我们要不要救一下世家,不管怎么说,赢和诸葛,也都是世家。”

   李世民无奈的拉起援兵。

   虽然挺憎恨世家的,但是世家还是有那么一点作用的,而且他们本身出身于世家。

   诸葛亮也心情复杂。

   华夏之祖—

   “@苏曦,解释一下,世家到底怎么没的。”

   “不管怎么说,赢也是世家之一,该救还是得救。”

   始皇想了半天,最后发现,身为老祖,还是赢姓中的超级大佬,他做不到抛弃自己的后人不救。

   “我终究不是商鞅,做不到以自己和家族献祭给法律给天下人。”

   始皇心中暗叹。

   苏曦一愣,为啥话题如此跑偏。

   挠挠头,苏曦不懂,只能打字道。

   “世家死于大意、傲慢与偏见。”

   “造纸术和活字还有雕版印刷术出来时世家还活在自己往日的辉煌中。”

   “世家一味的追求精英制度,忽略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当唐朝末年活字和印刷术横行霸道时,世家在忙着和皇权争权夺利。”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故而赵匡胤非常果断的持续给百姓输血。”

   “当一批批百姓中的士子登上历史舞台时,当同地区的党派联手足以抗衡世家的家族官员体系和门生体系时,他们陡然意识到,一切都晚了。”

   “大坝溃于蚁穴,这是不可阻拦的事情。”

   “百姓洪水之下,世家就犹如蝼蚁。”

   “科举制度在唐朝时期就是世家的玩物,因为它缺少了考试的学生。”

   “能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学生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根本对世家造成不了冲击。”

   “所以,世家真正的崩溃是在唐朝末年和宋朝初年。”

   苏曦的解释很简单,大家听的很清楚,也很理解。

   精忠报国—

   “也就是唐朝末年的时候他们和皇帝进行正面搏杀,干翻唐朝后乱世来临,他们进入混乱期,好不容易熬过去,被太祖皇帝直接一刀百姓崛起给背刺了。”

   岳飞看没人说话,迷茫一会后,用军事说法给解释了一遍。

   如此解释,让李世民等人无语,我们用你解释吗?

   真是的,傻子武将一个。

   世家豪门,在宋朝之后就没有真正的千年世家了,有的只是豪门。

   可这些豪门,更多的是被官位撑起来的,和千年世家差距太大。

   精忠报国—

   “对了,我们后面这些人重新建立起来的家族不能叫世家吗?”

   “我看这些家族也都很强很大,动辄也都有很多门生,家里也有很多土地。”

   岳飞很好奇,这些家族不能叫世家吗?

   朱元璋也挺好奇的。

   苏曦摇摇头,那些家族真不能叫世家。

   我不会改历史—

   “不行的,那些家族叫不了世家。”

   “和真正的世家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他们和皇权比起来弱如蝼蚁。”

   “而真正的世家是属于那种抛去门生,依然敢和皇权硬怼的家族。”

   岳飞不理解。

   真的不理解。

   有那么大差距吗?

   蜀国丞相—

   “固定的家声,固定的本土势力,最少百年的传承,曾经为这个民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固定的家学。”

   诸葛亮简单解释了一下。

   世家需要的东西太多太多。

   “@精忠报国,岳飞大将军,你印象中的那些家族向百姓放贷会催收吗?”

   苏曦选择了提问的方式来问答。

   岳飞不理解,催收不是很正常的情况吗?

   精忠报国—

   “会的,而且催收不是很正常吗?”

   我不会改历史—

   “世家不会催收,会等百姓自己还。”

   “大量百姓欠世家的债务多到十个丰收年都还不完的地步。”

   “而世家永远不会催收,百姓遇见困难,他们还会进行一定的帮助,这就是家声的起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