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小文豪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太硬核了

北宋小文豪 明日红花 2143 2024-05-30 14:38

  沈遘目前任知制诰,帮皇帝写公文的,有个什么封赏之类的会由他来拟旨。

   比如这次制科如果有人获得三等、四等、五等,并且获得相应的官职,那么相关旨意就是由他们这些知制诰来拟写。

   按照惯例,升迁的官员还得给知制诰送一笔润笔费,好叫清贵的翰林学士们也能有一笔额外收入!

   沈遘是认得苏辂的。

   首先,他跟文同是同年。

   他们这一届进士之中,状元乃是三元及第的冯京。

   沈遘本也有当状元的资本,无奈他曾经靠祖荫当过个小官,按照官场惯例,两个人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你混过官场的人名次得往后挪,给真正的寒门学子一点机会!

   沈遘于是成了榜眼。

   虽没能成为状元,沈遘也算混得不错,与文同交情还不错,曾经听文同提及过这个表弟。

   其次,沈遘还是沈括的从侄。

   按年纪来算,沈遘这个当侄子的反而虚长沈括几岁。当然,这对时人来说不是什么稀罕事,别说侄子比叔父大了,就算是侄孙比叔公大也不稀奇!

   反正沈遘从文同与沈括口中都听闻过苏辂的种种事迹。

   据说胡宿和蔡襄对苏辂很有点意见,因为赵祯隐隐透露出“甭管苏辂写成什么样你们都得给我评个四等以上”的态度,素来刚直的胡宿两人心里不太高兴。

   朝廷取士,岂能儿戏!

   胡宿私底下找沈遘聊过,希望沈遘能和他们一样严格把关,不管苏辂写成啥样都给压压分!

   至于司马光和范镇,胡宿没去找,因为他觉得这两人时常结伴跑去金水书院,瞅着跟苏辂关系匪浅,说不准就是苏辂背地里走的后门!

   要不是苏辂没正儿八经地拜过师,胡宿都想让司马光回避这次制科考试了!

   你学生要应试,你来当考官算几个意思?

   沈遘不想掺和这些神仙打架的事,但对苏辂这个奇特的少年颇为好奇。

   苏家人自蜀中来,到开封安家也没几年,结果这小子都已经直达天听了,想想自家的小子,人和人真是不能比啊!

   苏辂入场考试。

   制科考试没科举那么多名目,就是前戏比较长,期间需要上交将近五十篇策论。

   这一步苏辂已经走完了,胡宿等人也已经看过苏辂按时按点上交的策论。

   哪怕胡宿存了挑刺的心,也挑不出太大的错处来。

   主要是苏辂的策论都太硬核了。

   他们私底下派人去实践过或者调查过,发现苏辂在策论里写的东西都详实有据,可操作性特别强!

   人家大方地把自己整理出来的宝贵经验拿出来分享,打低分那不是打击他的积极性吗?

   要是他不分享了,于朝廷来说岂不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五十篇策论,苏辂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都给捋了一遍!

   苏辂一边痛惜陆上丝绸之路落入他人之手,一边痛惜海上丝绸之路没能做大做强,看得人忍不住跟着他叹惋焦急:咱泱泱中华的广袤疆土,怎么就越搞越小了?这大好的外贸路线,怎么就没起到该起的重要作用?

   只恨苏辂这小子,把这么个大命题搬了出来,洋洋洒洒绕了个大圈,最后写出来的内容却令人想拍案骂人——

   ——教你种出好吃的西瓜!

   ——蚕豆的四种简单吃法!

   ——黄瓜的十大实用价值!

   ——香菜为何让人又爱又恨?

   ——你知道人在说“茄子”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吗?

   这种文章,你不能昧着良心说他言之无物,又不能闭着眼睛说他惊艳绝伦!

   这小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胡宿与蔡襄都神色复杂地看向苏辂。

   苏辂入座之后,敏锐地察觉不少目光频频落到自己身上。他没感受到半点压力,安心地对号入座等着考官出题。

   他们这批人均由两位朝中要员举荐,又通过了秘阁的挑选,才得以参加这一轮阁试。

   阁试要试六论。

   简单来说就是从指定参考书里面出六道题,让你们破题写议论文,出题范围非常大,出题人可以从九经到史书这些参考书目里随便挑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来考你!

   苏辂摊开考卷看题目。

   第一题,王者不治夷狄论。

   第二题,刘恺丁鸿孰贤论。

   第三题,礼义信足以成德论。

   第四题,形势不如德论。

   第五题,礼以养人为本论。

   第六题,既醉备五福论。

   分别出自《春秋》《后汉书》《论语》《史记》《汉书》《诗经》。

   好家伙,真要没个过目不忘的能耐,面对这种一般人根本看不懂的考题很难收场啊!

   更过分的是,要求一天一夜内完成六论,篇幅不少于三千字,答题需要点明题目出处,准确引用上下文,且至少破对四道题才能通过阁试!

   苏辂环视一圈,把到场赴考的人大致记了下来。

   他已经想好了,回头这些人要是通过了阁试,他一定会把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有什么活儿全给他们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