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三十八章 给庄稼人看的农书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2077 2024-05-30 14:38

  徐齐霖回到家中,便把消息告诉了大哥,催着他赶快进行下面的婚嫁流程——纳吉。

   所谓纳吉,便是男方选吉日,带上礼品到女家,正式奉上订亲的聘书。

   但正式奉上聘书,还不算大功告成。过了纳征,婚约才正式成立。

   而婚约正式成立,即意味着新娘算是夫家人了。如果之后娘家获罪,新娘不会受娘家的罪责连坐;但反过来,新娘就算未过门,也要因夫家获罪而倒霉。

   所以,纳征是很重要的环节,又被称为纳币、过大礼。

   而送礼这事,徐齐霖自然不吝啬,直接一万贯给老哥,想买啥买啥。自然,现在连权贵豪富都难以入手的宝镜,他也送出一大一小两面,特有面子。

   除了一万贯聘礼,徐齐霖还让管家负责操办,花多少钱尽管从账房支领。

   没错,就是有钱。除了成亲的花费,徐齐霖还另外给老哥准备了两万贯,拿去襄州买房安家、置办家用。

   这个时候,徐齐俜才真是大吃一惊。

   他只知道小弟赚了不少钱,可却不知道具体的数目,平常也不关心,更不过问,甚至连家里有几个工坊,几间商铺,都不得而知。

   眼见着成千上万贯被小弟不眨眼地拿出花用,徐齐俜震惊之余,也不得不佩服小弟的经营之道。

   由此,他也明白小弟能青云直上,担任大盈库库丞,是真有本事儿。这么厉害的搂钱耙子,李二陛下还真是慧眼识珠。

   对于大哥的婚事,徐齐霖最大的帮助就是拿钱。别的,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不懂啊!

   好在家中还有几个老人,管家、账房等忙前忙后,操持办理,倒也忙中有序,让徐齐霖得了清闲。

   可要说清闲,徐齐霖发现是享受不到的。家中事不太用他管,可元宵节的烟花、开春前要写出的农书、经营河西的方略,一桩一件压在他身上,却是忙得脱不开身。

   唉,人生就是如此吧,在不停地解决问题中前进。要是没事可干了,人可能就废了。

   徐齐霖叹了口气,背着手出了工坊,还不记叮嘱管事,要特别注意安全,可别因为烟花而弄出什么爆炸事故来。

   回到办公室,徐齐霖喝了杯茶,觉得头脑清醒,又拿起纸笔,开始写农书。

   农业是中华古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历朝历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农业书籍,流传后世的便有三百多种。

   在这三百多种农书中,尤以《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内容最丰,影响最大,称为“五大农书”。

   按照正常的思维,越是年代在后的书,收集的知识越多,技术也更先进。

   但徐齐霖在后世好歹从事过农业,知道一些对农书的评价,也了解现在的人们的知识水平,认为编一部厚厚的农民,只是在理论界能扬名,却根本不实用。

   而历史上对于农书评价极高的,却是元朝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别看是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对农业不重视,鲁明善还是少数民族,但就是这么令人称奇。他编写的这本只有一万多字的农书,却成了明朝初建时的救命稻草。

   据说,朱元璋为了改变王朝初建、农业凋零的局面,特意官刻印刷《农桑衣食撮要》,并发给州、县官员人手一本,以其作为指导性文件,恢复振兴农业。

   为什么《农桑衣食撮要》这么厉害,历史上评价那么高呢?

   关键便在于它的字数少,不深奥,通俗易懂。号称是识字的就能看懂,不识字的听别人讲也能学会。

   通俗地讲,《农桑衣食撮要》就是适合老百姓的农业百科全书。尽管其中很多内容引自《齐民要术》等古代农书,但也有新增内容,而且实用性最强。

   而此书另一个优点便是按照月令体裁写成,十二个月该干的农事都列出并讲解做法。啥时候该干啥,照着这本书便全明白了。

   你别看书的字数少,可内容却丰富。如气象物候、农田水利、作物、蔬菜、瓜果、竹木、桑蚕、家畜家禽、养蜂采蜜、粮食和种子保管、副食品加工、衣物保管等等,农林牧副渔可谓应有尽有。

   庄稼人嘛,就需要这样的书。就算不识字,不还有地方官员嘛,拿着这本小百科全书指导就是了。

   当然,徐齐霖也没全部照搬照抄,他还加入了一些先进的理论。比如如何制造土化肥,如何施用,如何精耕细作,算是为大唐农业的增产增收又作了贡献。

   而精耕细作在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才是扩展期,明清则是深入发展期。

   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便又能为多种植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打下政策实施的基础。

   粮食产量上去了,朝廷才会放松对农作物种植面积的限制。而光种粮食,农民兄弟啥时能致富奔小康?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讲求经济实效,才是王道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