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分行把太子的意思传到宁夏。“传国玉玺”随着安化郡王被一起送到京师。
刘瑾是个藏不住话的。他还喜欢四处卖人情。这也就意味着锦衣卫、东厂都知道太子在西安的消息。也几乎同时得知太子认了个“爹”。
太子认了个“爹”?
陈宽以为他在太子认了两百多个义子后已经对太子做任何举动都能看开,但他还是惊住了。朱宁的表情就更加五彩纷呈。
太子为了深入了解弥勒教,连“爹”都认了。他们两人再蠢也不会跑去西安暴露太子的身份。他们反而一致做出太子在宁夏城的假象。甚至还让天下人以为太子要出关慰问北伐军。
他们人不去,抢功还是要抢的。每一方都在争取玄武地投靠。玄武也自然而然第一时间得知了太子在西安的消息。
玄武不告而别去了西安。
走之前却没给陈宽或者朱宁任何人一个准话。
-------------------------------------
论博眼球的能力,朱厚照绝对是顶尖的。短时间内,他在西安小有名气。关注度上却是看不出来。现在全天下都在猜测他的行踪的动机,关注度日入千万。西安城里的上千号人的关注显得渺小。
他的名气大,连带着段聪的名气也也变大了。不少人再打探段聪的身份。当得知他是宫里某位势力非常大的公公的亲侄子,立刻受到了追捧。特别是秦王府的几位郡王、奉国中尉等人,对段聪特别的客气。
秦王在京师,秦王府确认的消息还有假的吗?
“你们放出段聪是李荣侄子的消息,就不怕弥勒教的人怀疑本王身份吗?”朱厚照斜眼。
贺蒲无奈:“爷,您都挨了段公公的打,谁还能怀疑呢?再者厂卫放出了您到宁夏的消息。”
愿意配合属下做戏到这一步的,太子也算独一份了。揍了太子的段聪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真的很让贺蒲吃惊。
“希望本王把面子丢地上的戏能让他们上钩。”朱厚照呵呵一笑。
大明百姓不富裕,但至少要比五十年前好,还远远不到大厦倾覆的时候。弥勒教这个时候跳出来,太急躁了。
段聪送别了羊肉泡馍店的掌柜归来,欠身道,“爷,对方想用传国玉玺换教众一个平安。”
朱厚照嗤笑:“怎么,他们不听‘圣母’话了吗?”
“他们说他们只想安稳度日。勾结鞑靼、与安化郡王合作都是‘圣母’一意孤行。他们不愿意将全家老小的性命和前途绑在‘圣母’的痴心妄想上。”段聪道。
朱厚照翘起二郎腿想了想:“传国玉玺不在‘圣母’手上?”
“为了诓骗安化郡王,他们自是要拿出真东西。安化郡王败了,潜伏在他身边的人就把传国玉玺偷了回来。现在玉玺流转到掌柜的手里。掌柜没有交上去。掌柜说,按照约定三天后他必须把玉玺交给‘圣母’。”
“他给本王三天的时间考虑?”朱厚照哈哈大笑。
安化郡王再蠢也知道手里的传国玉玺能保他的命,肯定会死死看着。这样还能被偷,说明弥勒教还是有些实力的。掌柜示弱的时候还下意识把自己站在朝廷的对立面,而不是躺平任嘲,也说明他们对朝廷敌意依旧,只是形式对他们很不利。
世界上总有黑暗的一面。就算是高喊自由民主的国家,也要出动暴力机器镇压对国策不满的人。就像所谓的自由,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让另一部人过得自在一样。总会有些人受到压迫,这是无可避免的。
屁股决定脑袋。朱厚照的身份注定他和弥勒教的人是敌对的。他都找到弥勒教的老巢,怎么可能被他们要挟?
别说不能断定真假,就是真是传国玉玺又算什么!
盖上传国玉玺印章的纸能当圣旨用?
见朱厚照明显不想和弥勒教妥协,贺蒲请示道,“爷,需要属下调集人手吗?他们人多势众,真的要拼鱼死网破怕是要费点时间搞定。”
朱厚照凉凉地瞟了贺蒲一眼:“本王喜欢囚牛商行唱红脸。你们就别抢厂卫的活。”他又如何看不出来囚牛商行想要争权的心思。
“属下明白。”贺蒲毕恭毕敬地站着受训。
“快点了解此事,本王还要去一趟北地。过年前必须回京。”
“是,属下立刻通知厂卫来此剿灭弥勒教。”
“只诛首恶。”
“是。”
-------------------------------------
演戏就要演全套。砸锦衣卫、东厂集结人手的时候,朱厚照天天在市集上溜达,时不时发表一番见解。自从知道他是宫里公公的“孙子”,没人再敢和他吵架的。只能耐着性子听他胡说八道。朱厚照玩得不亦乐乎。
肚子饿了,就在市集上买个肉夹馍,蹲在一边吃起来。引得周围同龄的小孩子直流口水。
“义父。”耳边突然冒出一个声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