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干净的瓦房前。
肥头大耳的人和他的手下,每两个人抬着一台轻轿,轻轿里坐着老人。
老人们叫骂着:
“快点啊!怎么,没吃饱饭吗!”
“拿出昨夜和马六打架的劲来啊!”
肥头大耳的人不敢吭声,只是低着头抬着轿子。
进了屋子,老人们都在那说着:
“哟,这下太好了,换大屋子!”
“老张,刘三,你们瞧瞧,瞧这崭新的被子,这可是蚕丝被!”
马六朝着杨奇打了个眼色。
两个人出了屋子。
马六朝着杨奇躬身行礼:“多谢杨公子了。”
杨奇连忙扶住:“不敢不敢,只希望马老英雄不要怪我没有及时拦下他们纵火就好。”
两个人都哈哈笑了。
……
酒楼里。
李渊还在昨天呆过的那件屋子里。
杨奇走了进来。
李渊倒了杯酒,递了过来。
杨奇接过,喝了两口,说到:“都安顿好了,唐国公,你放心吧,以后他们都交给我。”
李渊朝着杨奇行礼:“杨公子高义,渊铭记在心。”
杨奇连忙也坐正回礼:“不敢,能帮上唐国公的忙,杨奇不胜荣幸。”
李渊点了点头,他拿起酒杯朝着杨奇敬酒:“杨公子,请!”
“请!”杨奇也拿起了酒杯。
两个人喝了几杯。
李渊突然叹了口气:“杨公子,既然你把渊所求的事给办了,现在该轮到渊来告诉你了。”
杨奇放下了酒杯:“秦王知道唐国公是奉皇命而来,再三交待,不可影响唐国公,只希望唐国公能如实上报即可。”
李渊看着杨奇,脸色凝重:“怎么,杨公子你也不知道实情?”
杨奇一愣:“唐国公,此话怎讲?”
李渊顿了一顿,好像在观察杨奇的表情,过了一会,他才点着头:“看来,杨公子是真的不知情。”
杨奇一脸纳闷。
李渊开口说到:“其实,渊早在五日前就已经抵达并州了。”
杨奇一怔,他想了想,难怪之前自己觉得哪里不对,马六说李渊在他们那边呆了两日,这么一算,时间对上了,原来李渊早就脱离大部队,提早来了并州。
看来,微服私访才能取得真实信息,这个道理李渊也懂。
杨奇就对着李渊说到:“唐国公,可是查什么?”
李渊伸出手指在案几上敲了敲:
“此次,渊奉命而来,是因为朝廷里收到消息,说并州此次大旱,民生疾苦。
可经过渊几日来的调查,已经明了,此次并州之灾,不只天灾,更是人祸。”
杨奇一愣:“秦王不是已经早安排赈灾了吗?”
李渊摇着头:
“不是赈灾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怕是比赈灾更严重。
此事要是解决不好,只怕整个并州都要不稳!”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个卷轴来,递给杨奇:
“这是渊这几日来根据所见所闻,准备提交给朝廷的东西。”
杨奇看了一眼,没有接:“唐国公,这还是直接交给朝廷吧。秦王也说了,唐国公公事公办即可。”
李渊轻叹了口气:
“看来杨公子真的不知情,我那表弟秦王自小就敦厚,想来你们都是被蒙在鼓里。
杨公子,你还是先看看吧。”
杨奇一脸疑惑,但还是没有伸手去拿。
李渊笑了起来:“杨公子,你果然如窦琎所说,不能以年龄来看你啊!”
杨奇问到:“窦琎?”
李渊点着头:“渊之妻,乃窦氏所出。窦琎,论辈分排行,乃渊之内兄。”
杨奇恍然大悟,难怪李渊一副很了解自己的样子,原来窦琎是他小舅子!
这天下,也太小了点吧。
李渊又说:
“杨公子,但看无妨。我想,看了以后,你才会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样,你与我那表弟,也才能知道该如何应对。”
杨奇这才把那卷轴拿了过去,看了起来。
李渊则悠闲地端着酒杯,慢慢地喝着酒。
杨奇看完,一脸震惊:
“王坚借口旺达广场开发一事,肆意妄为,他竟然一口气收了快一百家旺达广场的投资!”
李渊点着头:“这里面牵扯的银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他伸手在案几上点了点:
“据渊所查,民间不论富贵人家还是平民百姓,他们是把身家全部投入了。
很多人,甚至连秦王府赈灾的粮食都拿去卖了,换成银钱投入了。”
杨奇看着卷轴:
“王坚给了三两银钱的回报承诺。投入一两,一年就可以收回三两!
就算旺达广场再赚钱,到目前,也才开了三家,王坚竟然收了人近百家的投资!
这么大的窟窿,他完全不可能补得上的!”
李渊微微颔首:
“那些投资了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了投资,在外面借的钱,其实是王坚以秦王府的名义在外面放的贷。
现在,很多人已经还不上利息了,王坚就要收人家的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