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隋唐乙方大佬

第40章 燕帝

隋唐乙方大佬 杨怪 2160 2024-05-30 14:39

  燕帝依靠着案几侧坐着。

   晋王燕庆站立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父亲。

   燕帝一手按在肚子上,一手扶着案几,他喘着气:

   “过完年,为父就五十有七了,朕的好儿子,你可以再等等的。”

   晋王笑着:

   “父皇,当初是您和我说,那大隋昏君行将就木,却还眷恋权力,又喜欢折腾什么权衡之术,在朝中用晋王牵制太子,在朝外用你们三路大军互相牵制。

   现在,您不也在学他嘛,用我那不到周岁的关中王弟弟来牵制我这大燕国的晋王。”

   燕帝不满地说:“他还小!”

   晋王嗤笑:

   “您是要我等他慢慢地长大,然后再看着他一步步地把本该属于我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抢走吗?”

   燕帝摇着头:

   “人都是需要兄弟的,如果没有力明兄弟镇守幽州后方,你我父子今天哪有可能在这洛阳城里庆功。”

   晋王脸露讥讽,他伸手指向东南方向:

   “兄弟?我们自幽州起兵时,那个昏君就让他的那个晋王儿子在江南筹兵。可我们现在起事半年了,他还在江南按兵不动呢,您说,他可曾派个一兵一卒,来帮帮他的太子哥哥吗?”

   燕帝把手按在肚子上,咳嗽了几声,没有说话。

   晋王接着说:

   “父皇,您一口一个兄弟,请问您,究竟是想要我和那个小孽种,谁当太子,又是谁来当晋王呢?”

   燕帝猛地扭头看着晋王,怒目圆瞪:

   “祸起萧墙,孽畜,你这是要毁了大燕江山社稷!”

   晋王摊开双手:

   “今天在这里,您也不用自称‘朕’,我也不用再叫您‘父皇’,这与什么江山社稷无关,就是个简单分家产。既然您舍不得给,我自己来拿。”

   燕帝冷笑:“如果我不给呢?你会亲手杀了我吗?我的好儿子。”

   燕帝第一次没有用“朕”。

   晋王半低着头,他抬起眼皮看了看燕帝,嘴角露出笑容:“放心,我今日是来殿里喝酒的。”

   他拍着自己身上的便装:“我没穿盔甲,更没带兵器。”

   在燕帝的注视之下,晋王后退了几步,双手一挥,二十几个宫中侍卫打扮的人从他身后持着武器跑了上来,冲向了燕帝。

   燕帝突然大笑:“哈哈,好,好,好!好儿子,说明朕教你是真的教得好!”

   。。。。。。。

   后殿,屏妃着急地走来走去,她劝着拓跋逊:“拓跋统领,你真的不用守在我这,赶紧去前面看看。”

   拓跋逊面无表情:“娘娘,您刚才不是已经让那个刺客去了吗?”

   屏妃转身直盯着拓跋逊,拓跋逊依旧一脸木讷。

   。。。。。。。。。

   侍卫们冲向燕帝的时候,两个身影突然从殿后冲了进来,正是杨奇和三郎。

   冲上去的侍卫们愣了一下。

   晋王瞟了一眼:“一起杀了。”

   杨奇往后躲去,三郎抽出短刃,和他们打到一起。

   侍卫们持剑砍下,燕帝突然手在案几下一扯,抽出一把大刀,他这会却行动灵活,转身站起朝着侍卫们砍去,瞬间就砍翻了好几人。

   晋王眼睛瞪大了。

   燕帝身后冲出了几十个侍卫,为首的正是黑石,他们把燕帝护在身后。

   就在这时,殿门口传来大门被推动的轰隆声,晋王扭头一看,金殿大门已经被人关上了。

   摇曳的烛火下,一群人持刀守在那。

   现在,自己被关在了殿内。

   这时,又是不断的“咻咻”声,是弓弩的声音。

   燕帝身后挂壁上的布帘被掀开,竟然有弓箭手潜伏在那。

   晋王手下的侍卫们纷纷被击中。

   三郎急急往后躲闪,做了几个规避动作。

   躲在柱子后的杨奇招呼着他。

   三郎就躲了过去。

   杨奇拉过一张案几躲在了柱子之后,这时,就看到晋王和两个晋王手下的侍卫也躲在隔壁案几之后。

   燕帝站立着,一手持刀,一手轻拂刀面,感慨道:

   “朕有好多年没有动这把刀了,没想到,今日动刀,竟然是因为朕的好儿子!”

   晋王躲在案几后,大声喊着:“父皇,您没有喝李猪儿给你端的醒酒汤啊?”

   燕帝伸出脚,踢了踢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的李公公:

   “朕从军三十余年,说到这背后耍阴谋下套子的事,朕是真正的老祖宗,就猪儿这小伎俩,朕怎么会中计!”

   晋王继续高声说着:

   “父皇,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啊!”

   燕帝得意地大笑:

   “说实话,你小子要不动手,朕还真瞧不上你小子!

   你做得对,喜欢的东西,本来就该去争、去抢!

   大隋的皇位是抢来的,我大燕的皇位又为何不能抢!”

   晋王继续嘻嘻哈哈:

   “要不怎么说我是父皇您的好儿子呢!父皇,我觉得这时候,咱父子俩应该坐下来,好好地喝上几杯。”

   晋王朝着燕帝喊完,就小声地对着杨奇二人说到:“你我联手,先做掉那些弓箭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