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马府,马腾秉烛夜读。
马休走进书房,低声道:“爹,孟起来信了。”
马腾抬起头来,沉声道:“把信拿来。”
马休把信件递给马腾,立在一边。
马腾阅毕,气得胡须乱颤:“害我马氏一门者,孟起也!”
马休惊问:“爹,出什么事了?大哥他——”
马腾叹道:“孟起欲与韩遂等诸侯联兵,不受朝廷节制,这不是想谋反吗?”
马休听了,甚是紧张:“爹,如果孟起乱来,我们怎么办?”
马腾摇头道:“还能怎么办?我已是笼中之鸟,无法离开邺城了。孟起一旦起兵谋反,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逆子,逆子啊!我担心,我马氏累世忠烈,自伏波将军始,屡得朝廷褒奖,要毁于这小子之手矣,唉!”
邺城铜雀台曹操居所,曹操与众文武商议进取之策。
曹操开言道:“赤壁一战失利后,我军退居江北,休养生息,如今兵强马壮,将士用命,我想趁势起兵,讨伐逆贼。现在的问题是,荆州、江东、关陇、汉中,我先打哪一个?”
荀攸说道:“先打关陇为上,马超勇力善战,抚有羌、胡,既兼陇右之众,又得张鲁之助,不可小视。”
程昱接口道:“公达所言甚是,先平关陇,彻底巩固北方,然后吊打刘、孙、张,压服刘焉,天下事定矣。”
众文武听了,议论纷纷。
曹操沉声道:“诸位所说,均有一定道理。现在马超、韩遂等人没有公开作乱,暂时不好用兵。”
贾诩献计道:“可派兵出河东,取道凉州,攻打汉中张鲁,顺便测一测马超、韩遂等人的忠心度。”
曹操点头道:“去年周瑜向孙权献计,欲取两川,与马超联合,夹击我军。好在天公助我,周瑜这小子病死了。如果不死,东吴方面肯定兴兵,那就麻烦了。文和之计,正合我意,可以施行。”
不久,曹操为了广纳人才,亲自创作《求贤令》并发布,全文如下: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此令颁布后,产生了极大影响,各地有才能的人士纷至沓来,曹操控制区的人才,在原来基础上翻倍,实力大增。
用现在的话来说,只要你有本事,我就用你,给你高薪,施展你的才干。至于你的德行如何,再说吧。一句话,才放在德的前面,叫唯才是举。
对曹操这样的用人之法,历代褒贬不一。但从曹操所处时代的使用效果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邺城许褚家里,许褚、邵婷、桂香围坐在一起,聊着家事。
邵婷说道:“仪儿六岁了,越来越懂事了。”
许褚笑道:“多亏夫人精心培育,我许家后继有人了。”
桂香脆声道:“夫君,听说丞相要行征伐之事了,是不是?”
许褚点头道:“是呀,丞相志在四方,欲平定天下,造太平之世。”
邵婷叹道:“仲康,桂香已经怀孕,不能随你出征了。我和桂香,只能在邺城祝捷了。”
许褚说道:“你俩处理好家事,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第二天一大早,许褚吃好早饭,到相府上班。
曹操见许褚大清早就来值班了,甚是高兴,笑道:“仲康,多睡几个好觉,可以多长点肉。现在邺城歌舞升平,我看呀,原先那些想行刺我的人,对我不再有加害之心了,呵呵。”
许褚摇头道:“丞相,我最近老是做梦,怕出事。”
曹操用手按着脑袋,叹道:“最近我的头风病犯了,我现在后悔杀了华佗。但华佗不听征召,才将他下狱的。普天之下,如果能人异士都像华佗那样倔傲,法令还能施行吗?”
许褚听了,默然不语。
曹操问道:“仲康,你怎么不说话?”
许褚叹道:“华佗先生也是我们谯郡人,医术高明,口碑不错,我想不会谋害丞相的。丞相下令处死他,可能搞错了,后人可能会议论丞相的。”
曹操说道:“岂止议论,是要痛骂我。骂我是奸雄,是乱臣贼子,枉杀名医。仲康,你知道我有多难吗?如果不杀华佗,会有更多的异士不听我的话,国家还能整好吗?我杀华佗,实不得已而为之啊。”
不久,曹操在铜雀台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阅兵,展示数万精甲,刀枪耀日,旌旗招展,引来无数敬佩的目光。
强国须强军,曹操在军队建设方面,常抓不懈。在他领导下,其军队能扫灭群雄,与他领导下的军队质量有密切关系。
诸侯军队里,曹操的军队战斗力最强,为天下之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