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山

第227章 去大周求援

  阿济格现在手握兵权,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他自然要在这时候打压一下别人,现在多尔衮死了他做起事来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胡说八道,把他们押下去,好好盘问。”

   阿济格被说中心思,顿时不爽起来,直接让士兵把代善四人押了下去。

   在士兵们的大刀面前,代善等人没有进行无谓的反抗,一边被士兵推着往外走还一边喊:

   “阿济格,别以为你有兵权在手,就可以为所欲为,有本事你就把我们杀了。”

   “你再敢胡言乱语,信不信我真的杀了你?”

   阿济格听到代善的话怒道。

   当然这只是阿济格的气话,他当然不能杀代善,如果他真的只是为了一个猜测杀了代善,那么整个满清官员都将和他为敌。

   代善闻言也没有再说什么激怒阿济格话来,毕竟他也怕阿济格一时气急把自己给杀了。

   等代善四人被带下去以后,阿济格看向阿巴泰冷峻的问道:

   “阿巴泰你现在还想投靠大周吗?”

   “我不想了,我也要和大清共存亡。”

   阿巴泰连忙摇头。

   阿济格的目光此时又看向了扬古利。

   扬古利看到阿济格看向自己,连忙解释道:

   “我只是受到了代善他们的迷惑,所以刚才才会同意投靠大周。”

   阿济格满意的看了看扬古利后,又看向了其他人,每一个被他看向的人都立即表示和大清共存亡,和大周不共戴天。

   见所有人都同意自己的观点以后,阿济格说出了接下来的计划。

   “目前我们兵马太少,不是大周的对手,所以我决定先去朝鲜抓一些人来做士兵,还可以收刮一些军饷。”

   朝鲜在崇祯十年也就是公元1637年的时候,被皇太极征服,已经是满清的藩属国,所以阿济格才会想去朝鲜找一些人和物质。

   众人听到阿济格的计划都纷纷赞同,现在大清是要人没人,要物质也没物质,只有去朝鲜想办法了。

   随后众人就开始商议起,去朝鲜借人和借物资的事情来。

   ……

   十天后,满清的使者洪承畴就来到了朝鲜的国都汉城。

   朝鲜国王李倧接见了洪承畴。

   双方客气了一番后,洪承畴直接开始了正题。

   “我们大清现在有些困难,需要你们朝鲜贡献出二十万青壮年和五十万担粮食,以用来解决当前困境。”

   当听到满清要二十万青壮年和五十万担粮食的时候。

   李倧顿时愣住了,满清这不是要自己的命吗?他们朝鲜一共都没有五十万担粮食,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交给满清。

   于是李倧有些微怒的说道:

   “洪大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们朝鲜全部的粮食给你们也没有五十万担啊,难道你们要让我的百姓饿死不成?”

   “谁和你开玩笑,这可是我们皇上的旨意!”

   洪承畴冷道。

   看见洪承畴的模样,李倧知道这件事是无法善了的了。

   于是开口说道:“洪大人,你看这样行不行,给我十天时间,我一定给你办好。”

   “十天时间太久了,最多五天时间,如果五天后还没有见到我们要的东西,休怪我们无情。”

   洪承畴说完直接站起身来往外走去。

   见洪承畴走出了大殿,李倧冷哼一声。

   “还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和大周打仗吗?听说还被大周打的大败,你们现在还有精力来找我麻烦?”

   这样想着,李倧直接下令把全朝鲜的兵马都召集起来,准备和满清开战,同时他还派出使者去大周求救。

   因为李倧也得到了明朝归顺了大周的消息,在他看来这个大周就是明朝的接班人,所以选择求助大周。

   朝鲜是在清军的武力威胁下,被迫臣服于满清的。

   朝鲜始终没有真心臣服于满清,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其实朝鲜还是忠于明朝的,一是因为就连朝鲜这个名字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给起的,二是因为朝鲜觉得明朝对自己非常好。

   在原来的时空上,崇祯皇帝虽然死了,年号结束了,但是朝鲜人还是使用崇祯这个年号,一直使用到了崇祯两百多年,由此可见朝鲜对于明朝的忠心。

   一艘正在行驶的龟船上,朴空城和金不正站在甲板上,看着面前的碧海蓝天,满脸的忧色。

   朴空城是朝鲜的左议政,也就是左丞相,官居正一品,他此次是奉李倧的命令去大周求援。

   因为在十五天前,清军已经开始出兵朝鲜了,虽然清军只有三万兵马,但是朝鲜还是无力抵挡,一直节节败退,清军已经攻到了定州,要不了多久就会攻打到汉城,现在的情况是万分危机。

   “金兄,你说大周会帮我们朝鲜抵抗大清吗?”

   朴空城对着旁边的左赞成金不正问道。

   “肯定会的,我们可是把朝鲜第一美女都带来了,相信大周皇上见到一定会喜欢。”

   金不正自信的说道。

   李倧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大周皇帝喜欢美女,所以就让朴空城和金不正带上了朝鲜第一美女,还带了一些朝鲜的特产和珠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