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大司马

第82章 三个月

战国大司马 贱宗首席弟子 2069 2024-05-30 14:40

  由于彼此都是子姓后人,因此蒙仲等人与乐毅很快就熟络了,连带着赵主父也得知了乐毅这名少年,也将乐毅收为近卫。

   当然,赵主父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因为蒙仲等人的推荐,而是因为乐毅的身份。

   首先,乐毅乃是中山国人出身,将其收为近卫,有利于缓解赵人与中山国人的仇恨与矛盾。

   其次,赵主父与中山乐氏一族族人乐池有点渊源即乐羊之孙、乐舒之子,曾担任中山相的乐池。

   中山相乐池,很有能力,他曾代表中山国出使秦国。

   那是在“五国相王”之后,齐国试图『逼』迫中山王厝废除王位,于是中山王便派使者张登前往齐国求见齐相田婴,在献上贿赂后得到了田婴的帮助。

   但随后,齐将张丑说服了田婴,又使田婴改变了主意。

   然而最终,刚刚继位没几年的齐宣王,还是接见了中山使者张登,并默许了中山王的王位作为条件,中山国将继续臣服于齐国。

   而在张登出使齐国的同时,乐池亦出使秦国,亦说服秦国默许了中山王的王位。

   由于得到了秦、齐两国的默许,虽然公孙衍发起的“五国相王”一事未见成效,但中山王的王位却得以保存。

   此后,乐池被秦惠文王留在秦国担任国相,直到张仪返回秦国,恢复国相之位当时秦国与齐国爆发桑丘之战,齐将匡章击败了秦军,使中原诸国看到了击败秦国的可能,于是,张仪被魏国罢免相位,由提倡合纵抗秦公孙衍出任魏相。

   张仪回秦国后,乐池失去了秦相之位,便离开秦国来到了赵国。

   此后,即燕国内『乱』,齐国趁机攻占燕国全境,赵主父有意拉拢燕国,便说服韩国释放质子燕公子职(燕昭王),便拜托乐池率领赵兵护送前往燕国继承王位。

   由于乐池当时年势已高,最终死在燕国。【ps:作者翻史料时发现,这个乐池活的可真久啊,公元前378年前后出任中山国将相,公元前314年居然还能护送燕昭王入燕,这最起码得活到八十五岁左右吧?甚至超过九十岁。还是说,其实有两个乐池?护送燕昭王的乐池是另外一个?但看史料,又似乎确实是同一个,搞不懂,可能真的是长寿。】

   “阿毅,莫非你族人有一部分迁往了燕国?”

   乐进询问乐毅道。

   乐毅点点头说道:“此事我听族长说起过,大概在十几年前,好似确实有一部分族人迁往了燕国,不过具体如何,我也不知。”

   这也难怪,毕竟他当时尚在襁褓,哪里知晓具体情况。

   此后三个月,蒙仲等人跟随赵主父在中山境一带巡游,而中山一地的情况,亦在赵国的安抚优待政策下逐渐缓解下来,居住在这里的中山国人,逐渐接受了赵国的统治。

   至于蒙仲等人,包括乐毅在内,则在这三个月内受到了赵主父的亲自培训,赵主父教授了这些年轻人剑术、『射』术、骑术,甚至是兵法。

   对此,乐毅感到很疑『惑』。

   他私底下对蒙仲说道:“我观赵主父,似乎并不仅仅打算用我等为近卫。阿仲,你乃赵主父最信任的近卫,可知晓其中究竟?”

   蒙仲点点头,示意乐毅莫要声张。

   其实这件事,蒙仲在一个月前察觉到了:虽然当初赵主父假称闲着无事,是故教授蒙仲等人武艺,但时间一长蒙仲就发觉了,赵主父这分明是在尽心尽力地培养他们。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难道说赵主父也像孟子那般热衷于教授弟子门徒?

   蒙仲并不这样认为。

   他觉得,赵主父可能是察觉到了来自新君赵何的威胁。

   记得传位赵何这件事,蒙仲当初在请见公子章与田不后,就曾与赵主父有过一次交谈。

   在那次交谈中,蒙仲隐隐感觉到赵主父对于传位赵何一事有些后悔。

   对此蒙仲也能理解,毕竟赵主父的身体仍然健朗,可是手中的权利,却因为新君赵何的关系,正在一点一点地丧失,这对于一位尚在壮年的雄主而言,或许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

   而看如今这架势,赵主父似乎打算重新栽培亲信,树立势力。

   比如说,赵主父逐渐提升蒙仲等人在一干近卫中的地位,再比如破格提拔蒙鹜蒙鹜只是带着几队兵力在赵、齐边境巡逻了几回,赵主父便提了一级爵位,这赏赐简直莫名其妙。

   大概是在十月中旬,在赵主父安歇之后,蒙仲让蒙虎、蒙遂、乐毅等人代替自己值守,自己则前往公子章的军中,拜访田不。

   毕竟在赵国,田不是他唯一可以请教的人。

   对于蒙仲再次前来拜访,公子章显得很热情。

   或者是说,他最近心情很好,因为最近一两个月,赵主父多次表彰了他在中山国的功劳与建树,言语之间隐约『露』出想要册封他为邑君的打算。

   说实话,对于封君,公子章其实并不在意,因为他最想要的,是从他弟弟赵何手中夺回那个本该属于他的王位,真正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感觉到父亲似乎与他越来越亲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