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烽烟万里

第276章 一怒为红颜

三国之烽烟万里 冥九曲 2117 2024-05-30 14:40

  长安书院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长安令种辑与城门校尉吴子兰带着兵卒在书院门前开戒备。

   过往百姓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讨论。

   “听说了吗?书院里的公子哥儿们打起来了!”

   “是呐,胳膊都给打折了。”

   “那可不,武成公的大公子出手,非死即伤!”

   ………………

   众闲汉议论着,却被兵卒驱赶开了。

   院长蔡邕蔡伯喈,拧眉瞪眼,阻挡在门前,看那样子是不让带人。

   长安令种辑满脸堆笑:“呵呵,老大人呐,这天子还曾下诏罪己,怎地凉公之子你要偏袒不成?”

   “哼,莫与老朽呱噪,这书院弟子皆乃老朽门生,岂能容尔带去?”蔡邕吹胡子瞪眼,丝毫不让步。

   城门校尉吴子兰也是笑道:“老大人切勿护短,凉公之子打伤的可是鮦阳开国侯,此事务必要上达天听!”

   “要拿人,也要等凉公到了!”蔡邕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一个过气的侯爷,岂能吓住他?

   阴家祖上,乃光武帝刘秀麾下大将,阴兴。可谓从龙之功,深受刘秀器重。

   又有子阴庆,授封鲖阳开国侯,世袭罔替之。传其子阴琴,又其孙阴万全,再传阴桂……到如今传至阴建,阴建病逝,复传幼子阴瑜。

   鮦阳侯阴建再世时与荀爽交好,二人曾定下一门婚约,便是阴瑜跟荀采。

   讲到此处,韩凉为何废了阴瑜一条胳膊,也就呼之欲出了。

   荀采跟韩凉可是青梅竹马,自小就相互爱慕,如今十三四岁,皆是情窦初开,感情日益加深。加之韩炜荀彧首肯,两人就差一纸婚书了。

   阴瑜却执拗的认为,父亲临终遗言便是要他完成婚约娶荀采过门。故而,整日里纠缠荀采。

   这也可以理解,阴建是为儿子寻找一个强大的后台。所谓大树之下好乘凉,世人皆知。

   谁料荀爽荀慈明故去,阴瑜再去荀家求亲,已经物是人非。像婚约这么大的事情,岂能不禀报家主荀彧?更何况荀采可是荀氏正堂的千金小姐,深受荀彧疼爱。

   荀彧跟随韩炜征战,根本无暇顾及家中事务。荀家家事由荀衍暂理,荀衍不是傻子,眼看着韩凉跟荀采卿卿我我,岂能理会这阴瑜的求亲?

   其一,他着实做不了主;其二,这件事直接牵扯韩炜。

   所以,荀衍每次都婉转的拒绝了阴瑜。

   阴瑜年纪不大,但阅历可比同龄人丰富,毕竟,自幼持家,少年老成。他多方打探,才弄清了原委。自此便恨上韩凉,不光如此,这阴瑜还在天子血诏之上签下了:鮦阳侯阴瑜。

   这也正是种辑、吴子兰前来书院捉拿韩凉的原因。因为此二人也是榜上有名之人。

   同样书院里,也是人以类聚。

   阴瑜年纪大些,以他为首,聚集了一众“小抗韩党”。车骑将军董承之子,董先;大儒卢植之子,卢毓等等一众人。

   韩凉等人自然跟他们水火不容,谁都看谁不顺眼。

   起初只是骂战,韩凉韩治兄弟允文允武,还能反驳几句。可剩下那一众小子那都是家传的手上功夫,嘴上可就吃亏了。

   特别是典满,那活脱脱一个小恶来,一言不合就动手。谁支持阴瑜,典满就揍谁,直接把阴瑜纠集起来的势力拾掇的服服帖帖。

   这一天下学,阴瑜守在女院门前,等着荀采。

   女院的弟子由蔡邕二女儿,蔡琬主持,来得女孩不多,她也照管的过来。

   蔡琬比起姐姐蔡琰多几分坚韧,不似蔡琰一般娇柔。又为人师表,颇有威严,常以男装示人。

   蔡琬见到阴瑜纠缠荀采,立即制止。

   可阴瑜岂会买账?依旧妄自菲薄,对荀采动手动脚,拉拉扯扯。

   蔡琬大袖一甩,便去找韩凉了,她知道阴瑜最怕韩凉。

   韩凉正在跟众弟兄推演兵法,见蔡琬来了,便笑道:“琬姨娘,您怎么来了?”

   蔡琬表情严肃,说道:“休要嬉皮笑脸,快去看看采儿吧!她又被阴瑜那臭小子纠缠了。”

   没等韩凉开口,典满就瓮声说道:“嘿?反了他呢!敢动某家嫂嫂,老子弄死他!”

   蔡琬一蹙眉,呵斥道:“住口,令尊乃当朝将军,你岂能满口胡言,像个打家劫舍的蟊贼?”

   没等蔡琬训斥完,一群小子就直奔女院方向了。

   拉拉扯扯,荀采跟阴瑜已然走出了不少距离。

   荀采怒斥阴瑜:“登徒浪子,快快滚开!”

   阴瑜卑鄙一笑:“嘿嘿,你我虽无夫妻之实,却有夫妻之名。采儿,你还是跟为夫回家为好。”

   又拉扯半晌,只听得典满暴喝:“混蛋,你给老子松手,不然废了你!”

   话音刚落,韩凉一众人便来至近前。

   阴瑜咬牙切齿的伸出手,点指典满:“黄脸蛮厮,休要逞凶!本公子可不惧你!”

   在女子面前,要有显出男子气概。

   典满不屑的“呸”了一口,撸起袖子就要动手,却被韩凉阻拦。

   “圆德,稍安!我自己的事,自己解决。”韩凉如是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