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说完,意欲转身离去。
吕虔这时开口了:“二公子,若真到了那时,虔定然会助二公子一臂之力!”
吕虔所说的那时,便是曹『操』死的时候。曹『操』一死,恐怕曹丕、曹植二人难免兄弟阋墙。
曹丕转身,恭敬一礼:“丕,多谢先生襄助,大恩必定厚报之!”
李通怒指吕虔道:“子恪,你……你……”
吕虔一边搀扶曹丕,一边对李通说道:“文达,识时务者为俊杰,难道你还看不清如今的形式吗?”
李通大袖一甩,转过身去。
吕虔朝曹丕点点头,那意思是赶紧劝劝。
曹丕心里神会,借机言道:“文达将军,眼下大兄生死未卜,父亲病情严重,这魏公世子之位的人选只有子建与我啦!”
李通依旧瞪着眼问道:“那又如何?”
曹丕笑道:“呵呵,想必将军素有耳闻,夏侯家两位叔父与子廉、子孝两位叔父对子建颇为不喜……”
“嗯?对植公子不喜,哼哼,对你丕公子也不在话下吧?”李通依旧嗤之以鼻问道。
曹丕接着说道:“然也!他们皆对大兄青睐有加,毕竟他们一同搏杀疆场,子侄亲情加之同袍情谊,我自是不如。然则,如今没了大兄,就另当别论啦!”
吕虔见火候差不多了,赶紧『插』嘴说道:“大公子,此地不宜久留,请先行离去。至于文达,交给在下便好。”
“嗯,先生言之有理,那先生一定替丕好生开解将军,拜托先生啦!丕,告辞。”曹丕施礼离去。
二人见曹丕离去,相视一笑,李通朝吕虔点了点头,吕虔即刻动笔写下消息,密封于竹筒之内,待到深夜藏在了辎重营一处谷仓之内,自有天罗卫会取走。
曹丕的异动被校事府发觉,告知了曹『操』。
前来禀报的是校事都尉夏侯儒,是八虎骑夏侯尚之从弟。
“魏公,大公子今日来多与外姓将校接触,请公过目。”夏侯儒将绢布奉上,呈给曹『操』观看。
曹『操』边看边问:“仲德可知此事呐?”
“军师尚不知晓。毕竟是大公子之事,末将获得消息便直接来见魏公。”夏侯儒说道。
曹『操』点点头,虚弱的说道:“俊林(夏侯儒表字)做得不错,颇为妥帖。你且下去吧,容孤一人想想。”
“喏!”夏侯儒『插』手应命,退下了。
“唉……子桓呐子桓,你若能容得下你这些弟弟们,孤也就不会如此忧虑啦!”曹『操』唉声叹气,『揉』搓着太阳『穴』,双目紧闭。
一直以来,曹『操』并不是有意针对曹丕,对于曹丕的才能曹『操』心知肚明,他只是觉得曹丕过于尖刻阴狠,会对其他儿子下杀手。
可他曹『操』自己呢?若是站在曹丕的位置上,恐怕也是如出一辙。
济南
韩炜再次召集了文武,开始商议青兖二州之事。
韩炜朗声说道:“曹『操』,此时已经病体沉疴,可谓风烛残年,早晚必死!如此一来收复青州、兖州不过是时间问题。如今三军疲敝,钱粮消耗颇巨,汉中之战又不见胜负,孤意班师回朝,亲赴汉中督战!故而,孤想留下可靠之人,待曹『操』病死,再取二州之地不迟。”
话音刚落,马超出班言道:“末将愿留守济南,以拒曹『操』。”
韩炜点点头:“孟起留下,孤颇为放心。”而后接着说道:“子龙也留下吧,冀州交给颜良、张合二位将军足矣。”
赵云恭声道:“云,谨遵王命!”
韩炜即刻下令道:“如此,孤意擢赵云为青州牧、马超为兖州牧,留守牵制曹『操』,使其不能有复起之势。”
接着说道:“颜良为冀州兵马大都督,张合为副都督。”
“末将领命!”颜良、张合齐声道。
韩炜又对诸葛亮说道:“孔明,即刻下书知会曹『操』,就说其长子曹昂文武双全,人才出众,孤封曹昂为扬威将军,留任京师。”
诸葛亮笔走龙蛇,刷刷点点写好了书信。
扬威将军?扬的哪门子威呀?一个人质罢了。韩炜故意为之,也是告诉曹『操』,老老实实做魏公,你儿子封候拜将,前途无量;若你曹『操』有任何异动,曹昂必定会生不如死。封候拜将时有多风光,那受折磨的时候,也就有多惨。
军议散帐,众文武退散。
只留下了韩凉、诸葛亮、赵云、马超,典韦则门外当值。
“此番留下子龙,也是让你们一家团聚,没有别的意思。”韩炜笑着说道。
赵云与马超相视一笑,点点头。
马超开口道:“王兄难道真要班师回朝吗?这曹『操』当世『奸』雄,不容小觑呐!”
韩炜爽朗一笑:“哈哈,班师回朝?那是给曹『操』看的,一旦孤班师离去,那曹营之内绝不会安生的。光一个曹丕就够曹『操』受得啦!”
赵云开口道:“大王,曹昂遭擒,莫不是曹丕曹植兄弟阋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