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汉末举明旗

第113章 发难

我在汉末举明旗 三档灯 2682 2024-05-30 14:40

  张让点了点头,继续道:“早些时候,兖州连绵大雨数日,导致黄河涨水,大量的灾民往南方流入。”

   “就在各位朝臣商讨着如何救灾之时,臣突然接到密报,说是有贼人在长江以南之地大肆聚拢灾民,趁机扰乱地方,并且在前些时日突然对艾县发动突袭。”

   “夺下艾县以后,这伙贼寇不仅没有停手,接连转日,举兵扰乱地方......”

   “在密报传到臣手之时,豫章郡已经彻底落入了贼寇之手。”

   “哗!”

   张让的话之事一出,整个朝堂都乱了起来。

   “什么!”

   刘宏也是惊讶不已。

   大汉立国至今,兵勇将强,每每有些动乱,立刻就能平复。

   但现在,怎么突然一下就被人告知,豫章郡被贼人打下了。

   怎么回事!

   豫章怎么突然就没了呢?

   缓了好一会儿,刘宏才回过神了,开口追问道:“此事可真?”

   张让重重的点了点头,凝重道:“经臣再三查探,确有其事!”

   “呼!”

   得到张让的确认,刘宏不由自主的撺紧了拳头。

   他虽然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但当初只不过是一个世袭的解渎亭侯,桓帝刘志驾崩以后,因为没有子嗣,最后被窦妙选择成了皇位继承之人。

   对于时年刚刚十二岁的刘宏来说,这简直是天降之喜,可惜当时自己年弱,面对执掌大权的窦太后,只能选择隐忍。

   好在后来在自己的“努力”,后来在宦官的帮助下,政变胜利。

   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

   自己这才算是掌握了权利。

   掌权以后,虽然期间偏远地区的蛮族、妖道时常叛乱,但都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以非常快的速度平定了。

   汉军兵锋如此之利,刘宏自然认为天下稳如泰山。

   虽然心中也有光武之志,可他对自己的认知很明确,知道自己达不到光武帝那般,索性天下太平,便安心享乐,鲜问政事,好好的做好这个守成之君便是。

   可豫章这个地方在刘宏的眼里不同,现任豫章太守陈修的任期之前,曾经任职豫章太守的可是陈蕃。

   就是他刚刚即位时,那个主持朝政、并与外戚窦武勾结太傅陈蕃。

   陈蕃的能力自然是很强的,豫章当时被他经营的可以说是异常的强盛,在长江以南,可是有着粮仓之称的地方。

   贼寇得了这个地方,那还得了?

   刘宏是又惊又怒,不由得拍案而起,盯着张让质问道:“既然你说你收到密报,为何今日才将其告知与朕?!”

   刘宏这是急了,话里话外尽显责怪,怪张让为何不早和自己说。

   要是自己早一点知道的话......

   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但刘宏可不这么认为,他刚即位不久,破羌将军段颎就在“他的指示下”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了。

   后来偏远地区的叛乱仍旧是在“他的指示下”,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

   所以刘宏认为,自己虽然比不上光武,但也差不了多远。

   要是早一点知道,区区灾民,“在他的指点下”,还不是弹指可灭?

   张让听到刘宏的话,心底有些无语,想问问刘宏。

   陛下,到底谁给你的信心?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而已,要是真这么说,他这个让父基本上是到头了。

   于是,张让在脸上挤出了许多委屈,口中也带上了些哭腔:“初时臣也不信,所以想着先派人确定以后再能禀告陛下,可这一查......”

   张让话说一半就断了,刘宏是急的不声,怒吼道:“你到底查出什么了!”

   “陛下!”

   张让委委屈屈的应了一声,然后“偷偷”的看了一眼杨赐。

   刘宏皱了皱眉头,也跟着看了过去,虽然不解,但还是问道:“我问你查出什么了,你为何看向太尉?”

   张让见自己“偷偷的”目光被刘宏发现,这才无奈的说道:“臣查明这伙贼寇的领头之人叫做朱业,原是荥阳人,因为叛乱,被朝廷所通缉。”

   “原来是个叛贼!真是该死!”刘宏气汹汹的骂了一句,突然语句一顿,脑海里闪过一丝疑惑。

   “贼首既是荥阳人,又是怎么跑到豫章去的!”

   想到这里,刘宏脸色一变,怒骂道:“河南尹是干什么吃的?堂堂一个河南尹,连个叛贼都抓不到?还让其跑到了豫章!”

   “请陛下息怒!”

   这时,赵忠站了出来:“这件事和河南尹还真没有什么关系。”

   这下有趣了。

   刘宏的“一父一母”居然全部站了出来。

   群臣中不乏看戏着,但有一些人,却是瞬间升起了警惕之心。

   果不其然,只见刘宏不满的瞪了赵忠一眼,质问道:“作为河南尹,荥阳属于他的管辖区域,贼首从荥阳逃走,他没关系,那和谁有关系?”

   “啊!”

   “你告诉朕,这件事和谁有关系!”

   “陛下!”

   张让唯唯诺诺的声音再次想起:“经臣细查,荥阳朱家与弘农杨氏多有往来,其逃窜之时就是得到了弘农杨氏的帮助。”

   说着,张让又“偷偷”的看了杨赐一眼:“河南尹不敢得罪弘农杨氏,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围捕,仍其逃离......”

   杨赐一听,那里还不明白,张让这话显然是打算将豫章所发生的事情给彻底扣在自己的脑袋上。

   一定不能让陛下被这些小人给带了进去!

   杨赐想着,立马就站了出来,指着张让大声说道:“胡说八道!这简直就是满口胡言!我弘农杨氏岂是......”

   哪知杨赐话音未落,张让却是不平不淡的补充了一句:“陛下,放走贼首朱业的那人现在已经被我等抓住了。”

   这话一出,一些臣子立马露出了惊诧的眼神。

   抓住了?

   莫非杨赐(太尉)大人他真的有这种想法?

   是了!

   他是太尉,汉朝武官之首,管理天下所有的武官,万一真的有......

   杨赐自然不能任由这顶帽子乱扣。

   再说了,他杨旭在朝堂混迹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就张让这话,他想都不用想就发现了其中的漏洞。

  喜欢我在汉末举明旗请大家收藏:(www.xs4.cc)我在汉末举明旗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