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经济大清

第六百七十章 帝国残阳(上)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201 2024-05-30 14:40

  “王爷,左翼出现敌军!”

   “王爷,右翼出现敌军!”

   传令兵大喊。

   胤祚诧异至极,连忙骑上马望军阵两翼看去。

   只见南北两面,地平线上,各出现了一大片阴影。

   脚下的大地都有些微微的战栗,那是骑兵冲锋,万马奔腾才有的震颤。

   危急时刻,胤祚大声命令:“排成方……”

   话没说完,就被隆隆的炮声盖过了,通州城头,百余门红衣大炮同时开火。

   上百颗开花弹在新军军阵前爆炸,虽因为未到射程,未能造成杀伤。

   但一股骑兵却从烟尘之后杀了出来。

   那些骑兵比一般的清军,更加的强壮,人人都骑着高头大马,看上去威势十足。

   骑兵身上都穿着特质的甲胄,阳关下美轮美奂,威势十足。

   前锋营出动了!

   两千前锋营,如离弦之箭般,冲杀而来。

   人人手持长枪,疯狂催动战马。

   “举枪!”列兵营官紧张的大喊。

   “放!”

   如蒸汽机的齿轮缓缓运转一般,三段击又开始了致命的节奏。

   前锋营的骑兵被一波波击落马下。

   面对新军排枪,前锋营加大了马距,仅凭个人勇武冲将上前。

   脱离了军阵的限制,前锋营骑兵的马速催动到了极致。

   “五十步!”

   “三十步!”

   新军将士拼命射击,三段击的速度也越发快了起来。

   “十步!”

   “准备接敌!”前线的营官大喝。

   紧接着,千余前锋营将士用血肉之躯,生生的撞入了新军军阵之中。

   胯下的战马被无数把刺刀捅的血肉模糊,前锋营将士从死掉的坐骑上起身,抽出腰刀,同周边的新军鏖战。

   但是因为前锋营阵型过于散乱,冲阵之后,几乎每人都是单打独斗,一把清刀要面对十几把刺刀。

   很快就被蜂拥而上的新军士兵刺的千疮百孔。

   这支大清精锐中的精锐,转瞬之间便全军覆没。

   但前锋营的冲锋也极大的冲散了列兵的阵型,导致三段击节奏一顿。

   就如同飞速运转的齿轮,被一块石头卡住。

   借着这个空档,清军的步兵在骁骑营的带领下勇猛的冲了上来。

   就如同溃堤之水,带着一泻千里只势,不要命的往新军军阵冲来。

   胤祚看向两翼,已经能看见清军骑兵的轮廓,其人数多如黄沙,聚集起来,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大片烟尘在他们身后扬起,如同一阵沙尘暴。

   “排成方阵!”胤祚大喊。

   可此时,汹涌而来的清军已漫过了第一梯队的堤坝,与列兵第二梯队缠斗到了一处。

   整个战场分外焦灼。

   想再排成方阵根本是痴人说梦。

   线式战术阵型呆板,极不灵活,一旦两翼受袭,几乎顷刻间便会崩溃。

   胤祚一瞬间明白八里桥之战,隆科多为何佯装撤退,他要沿撤退路径埋伏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想引新军过八里桥暴露两翼。

   通州城外的一战,雍正会选择主动正面进攻,也是为了诱使新军进军,继而将新军阵型缠住,让让两翼清军进攻。

   甚至清军沿通惠河六十余里布置防线,也根本不是为了什么防备京师,而是为了便于进攻新军侧翼。

   雍正、隆科多就是瞅准了新军的弱点,下了一半大棋。

   而为今之计,只得撤退。

   想到此处,胤祚便大声命令部下撤退,趁清军没有形成合围之前,拉扯出战略空间,争取组成方阵的时间。

   军乐队奏撤退曲。

   新军缓缓后撤。

   火炮阵地,火炮紧急套上马,带不走的火炮则放在火药桶上,插上引线,带走远后点燃。

   新军打惯了顺风仗,骤然撤退,顿时士气跌。

   不少将士直接将枪一扔,转身逃跑,军官呼喊无效,形成了连锁反应。

   整个第一梯队都渐渐崩溃。

   清军士气大振,更加悍不畏死的压上。

   第二梯队的列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一时间,整个通州城外,纵横三里的战线上,满是刀光闪烁和鲜血残尸。

   危机时刻,炮兵阵地一声炮响,一发实心火炮射出两千余步,不偏不倚正中雍正所在。

   冲锋的清军回身一看,不由呆住,皇上所在已经是一片硝烟,周围的善扑营禁军死伤一地。

   趁着这短暂的间隙,新军迅速脱战,骑兵营断后,且战且退。

   而回过神来的清军则死死咬住,双方打来打去。一直退到了八里桥边上,再无退路。

   此时已近黄昏,鏖战一天的双方都已是疲惫至极。

   炮兵营的士兵,拼了老命,运出三十门炮,及少许炮弹、火药。

   其余辎重几乎全部丢失,

   此时,新军已被清军团团包围。

   西边是骁骑营和虎枪营的禁卫。

   北边是绿营兵骑兵。

   南便是直隶八旗铁骑。

   而东边就是八里桥,桥下是通惠河水。

   可谓身陷绝地。

   两营骑兵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几乎全军覆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