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经济大清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全聚德的野心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075 2024-05-30 14:40

  全聚德与福满楼总部仅一街之隔,但内里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出入福满楼的,大多是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们,再次是些商人、吏、地主富户之流,与一般农户比已富裕不少,算是富而安。

   而全聚德的常客,都是朝廷大员或是一方巨富,每每都是乘车来,乘车回,低调无比。

   若不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恐怕连聚贤楼的大名都没听过,更不知这是怎样一个奢靡的所在。

   胤祚是做金融出身的,跟银子生银子的金钱游戏相比,其余皆是末利,所以自银行创力之后,对福满楼和全聚德就不怎么上心了,对其经营状况也不甚了解。

   走到福满楼门口时,胤祚眺望了一眼全聚德,三层木质酒楼,飞檐斗拱,气象巍峨,有种不可冒犯的威严气象。

   没有银行那种土豪金般的灯火环绕,也没有福满楼的招徕吆喝,人声鼎沸,甚至连全聚德的招牌,也只是一块的烫金匾额。

   杨亭之惭愧的道:“六爷,今酒楼包场了,恐怕要……”

   胤祚道:“走,去后厨。”

   杨亭之舒了口气道:“劳烦六爷屈尊纡贵了。”

   做了数年的生意人,身负秀才功名的杨亭之,早就没了君子远庖厨的书生气。

   全聚德的后厨一片火热,数十名大江南北的名厨在各展手艺,灶台前烈焰纷飞,案板前刀影闪动,不时有操着全国各色口音的大师傅吆喝,忙碌却也井然有序。

   杨亭之见胤祚盯着灶台看便道:“六爷,那是贺师傅,厨艺冠绝西北,那一手翻锅炒菜还有个名头,叫花打四门,此外,贺师傅还有飞火横渡、倒卷珠帘等绝活。”

   那个被叫做贺师傅的全神贯注于手中炒锅,眼睛几乎眨都不眨。

   杨亭之继续道:“那边切材是两广的师傅,刀法卓绝,一炷香内,能切出十个杨梅豆腐;旁边煲汤的师傅是广州人,据是从学话开始就学煲佛跳墙;那个稍胖的是山东师傅,鲁菜三十六绝已得三十一……”

   杨亭之正这话,那个西北贺师傅突然一声大喝:“金边白菜齐了!”

   随后端起铁锅,在无数个盘内飞点,每盘不过三两重,摆了十余盘,早就准备在一旁的伙计将菜鱼贯端出。

   “一盘二十两。”杨亭之颇有些自豪的对胤祚道。

   胤祚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觉得只怕在后世,全聚德三个字,要从普通饶播上绝迹了。

   想当初,胤祚让全聚德走高端路线,只是为了与福满楼进行差异化经营,当时胤祚敢于漫无边际的定价,还是秉持着“舍得用五十两银子吃饭的人,绝不会在乎用五百两银子吃饭。”这样的信念。

   现在看来,舍得用五十两银子吃饭的人,别五百两,五千两也舍得花出去。

   “今来的都是什么人?”胤祚问道,他打算有机会就去户部查查这些饶账,绝对一水的贪官污吏。

   杨亭之笑道:“京中三品以上文武大员几乎来齐了。”

   胤祚哑然失笑:“比宫里开大朝会还热闹。”

   杨亭之接着道:“您别看来的都是些大官,但他们手下是有大量的粮田商号的,一个个都是巨富。这几日晋商里有头有脸的几家,几乎全来京城了,恐怕就是来京城找他们的靠山。”

   “钱权交易,红顶商人,一群蛀虫。”胤祚虽然骂了一句,语气却不甚激烈,毕竟他自己也是红顶商饶一员。

   话间,十几盅佛跳墙又被端了出去,胤祚顺口问道:“这汤多少银子?”

   “一盅一百八十两。”

   胤祚咽了口水:“你们一年多少利银?”

   “去年全聚德利银共计二十余万两,而福满楼在直隶和关外分店的利银加起来也不过五万。”

   “奢侈品行业果然都是暴利。”胤祚喃喃道。

   杨亭之叹口气道:“只是子脚下,经商多有不便,以全聚德在京成酒楼中的地位,恐怕已到了顶峰了,在往上恐怕已经不行了。

   胤祚道:“不错,树大招风,全聚德如此奢靡,恐怕会被人抓了把柄。我听你话中意思,是准备开分店了?”

   杨亭之拱手道:“杨某原以杨府资产做保,向银座银行贷银五十万两。”

   “准备去哪开分店?”胤祚随口问道,无论是两行还是酒楼,生意都已上了正轨,五十万两银子虽多,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扬州!”杨亭之目光炯炯。

   扬州之于大清相当于上海之于中国。

   京杭运河过扬州与长江交汇,水路交通无比便捷,影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无论是扬州盐商、布商都坐拥旁人难以想象的巨富。

   扬州离京城远,政治氛围就没有那么浓厚,故有钱人就做出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奢靡之举。

   尤其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饮食器具倍求工巧,俳优伎乐恒舞酣歌,宴会戏游殆无虚日,金钱珠贝视为泥沙,入则弹棋六博,出则裘马相高,习尚奢丽,月异而岁不同,鲜衣怒马,招摇成市,霍肉浆酒,选伎征歌,殆无虚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