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跟长孙皇后和李渊细说日常饮食禁忌的陆哲,突然接到黄门的传信,要传李承乾和陆哲兴庆宫议事,两人不敢耽搁,纷纷整理衣冠,跟着小黄门一起,前往兴庆宫。
不多时,两人已至,在黄门的通报下,两人一前一后地进入宫中。
“见过太子。”李承乾甫一进宫,出了李世民之外的所有人,纷纷起身行礼。
“承乾见过诸位大臣。”李承乾也是一一还礼。
现在陆哲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贞观初期,全朝上下都喜欢李承乾,都以为李承乾的太子地位无可撼动。原来李承乾在满朝文武面前,真的是一个完美的太子,聪敏,勇武,谦虚,温和,身为一国太子,言语温和,让人如沐春风,对着一干臣子也是执礼甚恭,毫无太子架子,宛如学生对老师行礼一般。
除了有足疾和跟长孙无忌走得太近以外,作为一名太子,他简直毫无黑点。
当然,他也是被教导成这个样子的,按照这个方向努力有关。
想起李承乾从来没有自称过孤或者本殿,哪怕在陆哲面前,都是自称承乾。如果陆哲不是知道李承乾真正的个性,面对李承乾的表现,也不得不暗赞一声,真是个好太子。
当然,历史上的好太子往往不一定是好皇帝,隋炀帝当太子的时候也是天下称颂的。
看着太子一进来,所有人脸上都有了笑容,殿内肃杀的气氛都变得温柔了几分,可是轮到陆哲这里,情况都不一样了。
“臣陆哲,见过官家,见过诸位大臣。”陆哲老老实实地跪地行礼,听到一句“爱卿平身之后,才敢起身,按照宫中的礼仪,老老实实地跪坐在最下首。
“诸君,此人便是献上曲辕犁与马蹄铁之陆哲,吾大唐第一神童。”李世民倒是心情不错,笑着向诸位大臣介绍。
“见过诸位大臣。”陆哲慌不迭起身,再次按照下级士族的规格给众人见了礼,同时抬起头来,不着痕迹地打量殿中众人。
李世民当中而坐,剩下的左右两排分开,右边一排,就一个房玄龄他认识,但是他却坐在一名皮肤白皙身材矮小带着三缕长髯的中年男子下首,能坐在房玄龄上首的,全大唐一手都数的过来。
而房玄龄对面,一干人等坐得直直的,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而左边最上首者,赫然是与陆哲有过一面之缘的尉迟恭!
陆哲刚到长安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被尉迟恭教到府里,狠狠地骂了一顿,然后就让他滚粗了,他到现在都莫名其妙。
而此刻,尉迟恭更是以一副气鼓鼓的样子看着陆哲,弄得他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陆卿,汝所献这曲辕犁与马蹄铁两物,确是国之神器,其马蹄铁者,吾等尚有一虑,争论不休,汝乃献上此物之人,于是朕命人教汝来此,看看汝可有解决之道。”
“哲年少识浅,诸位大臣尚有疑惑之事,恐有心无力尔。此等国政,非是吾一黄口孺子可置喙。”开玩笑,连房玄龄都没办法坐在上首的会议,肯定是国之大事,也不知自己一个小白能参言的。
“无妨,无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汝乃献上马蹄铁之人,比之吾等,或是更明白其利弊,汝畅所欲言即可,吾大唐开国以来,未有因言获罪者。”
“谢官家,官家之胸怀,直追汉武尔。”勉强获得了能发言的机会,虽然可能是被审视,但是陆哲马屁还是要拍的。
陆哲这番应答,而且用话术先求一个免罪的操作,放在他这个年纪,算是极为不得了了,能在李世民面前不卑不亢谈笑风生,哪怕大唐任何一个七品小官,面对李世民的威严之下,也不可能比他做的更好了。
气度沉稳,隐有法度。长孙无忌跟房玄龄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一下眼神,暗暗点头。
而杜如晦面无表情,旁边的魏征,则是皱其眉头,小小年纪如此圆融,让他有些不喜。
而对面一排的一干武将们,秦琼超然物外,柴绍就不理事,看着陆哲的表现,除了尉迟恭隐隐有些怒意以外,其余众人,脸色如常。
喜怒不形于色,这是每个大人物几乎都具备的技能了。
“兀那小童,吾有一事不明。”李世民话音刚落,尉迟恭就迫不及待地开口了。
“还请尉迟老将军示下。”陆哲执礼愈发恭顺。
“此物虽与骑军有大利,但是汝可曾想过,若是被突厥学去….”尉迟恭虽然武将,但是头脑清晰,言语流利,很快就将他们对于马蹄铁的疑虑一一说出,听得陆哲一愣一愣的。
“诸位大臣,竟是担心马蹄铁流出,让突厥人学了去?”陆哲有点怀疑,这真的是大唐最核心的君臣,掌握大唐军政的一帮人?
“竟?”魏征眉毛微微一挑,房玄龄嘴角的微笑稍微停滞了半秒,杜如晦和秦琼扭头看了陆哲一眼,柴绍则是微微抬了抬眼皮。
唯有长孙无忌一人,风仪如常。
大唐重臣之高下,瞬间可分出也。长孙无忌名列凌烟阁二十四臣之首,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