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小学生

第396章 让他审个够!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2108 2024-05-30 14:40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应天巡抚盛端明是个十分讲究生活享受的人。

   他在南京城自得其乐的做了十来年官,已经做到南京礼部侍郎,却不料朝廷一纸调令,离开金陵来到句容县。

   句容地方虽然不算差,但与金陵花花世界秦淮风月就没法比了。

   本来盛巡抚并不想在句容县久驻,准备跑苏州去巡视了,但没想到有一些人要折腾事情。

   从京师到南京几方合力,就把盛巡抚羁绊在句容了,偏偏还拒绝不得。

   遇到秦德威这样以狡诈出名的对手,一人计短三人计长,盛巡抚虽想不明白,就连忙召集左右幕僚来商议。

   这巡抚制度乃是独官制,衙署里只有巡抚一个文官,想找人商议也只有两个私人幕僚了。

   至于其他属员,大都是从周边尤其是南京城征发来的书吏,指不定这里面还有认识秦德威的,盛巡抚哪能信得过。

   三人舌灿莲花的讨论了一通,结果还是没头绪,毕竟大家都只是正常人,怎么可能猜得出非正常人得思路?

   最终盛巡抚只能拍板,无论如何,亲兵必须要放回来的!

   不然的话,堂堂巡抚的传令亲兵被陷在小小县衙里出不来,传出去就是官场大笑话,巡抚威权就丧失殆尽了。

   反正盛巡抚丢不起这人,于是盛巡抚再次调人,带上足以证明一切的关防文凭,去江宁县县衙命令放人。

   这时候幕僚的智力终于派上用场了,献策说:“不可再遣寻常小校去了,万一又被扣押如何是好?

   要知道,那秦德威出了名的胆大妄为,不讲尊卑。没身份的人过去,只怕还要受欺辱,平白丢抚院的脸面!”

   盛巡抚便从善如流,直接让一名千户中军官,叫曹绍贤的,去江宁县传令了。

   在外面可以代表巡抚意志的千户中军官,就不是能随便欺辱的了!

   而且不经朝廷许可想要扣押正五品武官,更是没门!

   也就是南京作为都城地位特殊,不敢明目张胆派兵冲进城里,不然让官军直接去抢人也不是不可以。

   得令后,曹千户骑马出发,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南京城。

   作为一个正五品,又是巡抚身边的侍从中军官,曹千户在江宁县县衙还是很有傲气的。

   他直接一鞭子打开了县衙守二门的差役,喝道:“尔等速速禀报知县,应天巡抚中军官到此拜访!”

   此时申知县正在大堂上视事,本地生员秦德威不知为什么站在公案一边,絮絮叨叨的说话。

   “聊城县那边都安排好了,让令郎专管棉行事务,一年进项很不少了,而且胜在稳定长久。”

   此时山东西部因为沙土缘故,乃是大明最大的棉花产地之一,棉花以及相关物产的贸易占有很大宗份额。

   申知县瞪了秦德威一眼,公堂上还有其他胥役在呢!

   你踏马的能不能另外找个没人的时候说?懂不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规矩啊?

   秦德威也在等待什么,还不想离开县衙,但又闲不住,于是又换了个话题,继续对申知县叨叨。

   “县尊啊,在下觉得你做官可谓是四平八稳,说好听点称为中庸,但欠缺一点风骨方面的表现。

   这种感觉就好比是一道菜,油盐太少滋味就不足。”

   申知县又瞪了眼秦德威,意有所指的说:“将那手眼通天的县中恶霸惩治,算不算风骨?”

   秦德威连忙解释道:“不不,风骨这个性质是对上的,比如说对巡抚什么的。”

   申知县:“......”

   所以你在这里哔哔了半天,归根结底还是撺掇自己这个小小知县去对抗应天巡抚?

   申知县很想讨个饶,秦大兄弟你能不能换个衙门去祸害啊,别总是盘踞在江宁县了!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的,你就带着县衙一起折腾。你艺高人胆大,但他这个知县害怕啊!

   小庙容不下大佛!

   秦德威继续劝道:“做人做官都要有骨气!那应天巡抚都将手伸进县衙了,难道你就不生气?如果你这个正印官还要忍耐,岂不太窝囊了?”

   申知县不太理解秦德威的思路,自己和应天巡抚有什么好生气的?

   秦德威就无奈,所以你申知县的上限大概也就这样了,官路天花板肉眼看得见。

   此时就听到禀报,说应天巡抚的中军官来了,于是就连忙将人带到大堂上来。

   曹千户眼里也只有知县,对申知县行个礼,说明来意,然后出示了应天巡抚巡抚关防文凭。

   最后通牒说:“还县尊请放了鲁大郎,并惩治诬告之人!”

   说实话,县衙真的没理由扣押人,申知县便痛痛快快的传令下去,将鲁大郎带过来,办了交接手续就放人。

   然而过了一会儿,却见刑房书吏打头,两名差役抬着一个木箱走进了大堂。

   曹千户只当是县中事务,于己无关也就不甚在意。

   申知县却莫名其妙的,这是要干什么?还有,自己没有下令,这些人怎么上来的?

   然后他又醒悟了,真踏马的!只要秦德威在县衙,就总有这样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