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小学生

第八百三十章 三缺一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2104 2024-05-30 14:40

  大明小学生正文卷第八百三十章三缺一大臣们都很没脾气,不用想就知道,这是被宫廷体制边缘化的皇后正在闹情绪。原以为这皇后是个省心的,看来也不尽然。

   如今从宫到朝廷很多事都要等待议定,哪有太多精力分心,但皇后那边却又不能不管。

   皇后都准备在西苑动皇帝了,这边朝会还怎么开的下去?但太子才六岁,根本管不了事。

   所以只能让大臣们去看看情况,该劝就劝,该拦就拦,但又不可能在场的大臣一窝蜂都去,只能派几个代表。

   这时候有两种人选模式,一种是让内定的几个辅政大臣去,本来任命辅政大臣就有帮忙处理过渡阶段事务的意思。

   第二种就是让传统意义的朝廷核心人物去,比如阁臣加外朝七卿这样的组合。

   严阁老抢说了句:

   如果算上硬挤进来的秦德威,原本内定的辅政大臣就是五个人,还有首辅翟銮、阁老严嵩、詹事张邦奇,天官许瓒,这个阵容足够代表朝廷了。

   正要往外走时,秦中堂忽然对张邦奇说:

   张邦奇不忿道:

   大家都是辅政,凭什么实际事务就把他排斥在外?你秦德威是不是看不起人?

   秦德威大声的嘀咕了一句:

   然后又敞亮大度的说:

   张邦奇:

   凭什么你秦德威说留下就留下,你是不是故意调戏人?显得你多敞亮吗?

   严阁老心累,这都什么队友?打不过就打不过,能不能不要主动送人头?

   就刚才那几个照面,张邦奇这个被自己拉来的浙党辅助,一下子就被秦德威轻描淡写的削去了三成威望。

   再说了,真让秦德威单独留在这里陪太子,谁能放心?没准等大家回来后,太子就已经被忽悠的撤除四个辅政大臣了!

   严阁老不容质疑的指示说。

   张邦奇不敢再反对,应声答应。

   秦德威又大声嘀咕说:

   许多这两年新入朝,没参加过朝会的人顿时就明白了,难怪在大臣中,秦中堂出入护卫最森严,还经常借用官军当警卫。

   最后还是四个辅政大臣去了西苑看情况,其余人就暂时在文华殿等待。

   出西华门,乘舟过太液池,来到仁寿宫。经过通报后进去,又来到万春宫正殿前。

   方皇后站在台上,数十名太监宫女环列于下,看样子是即将动手的架式。

   瞧见几名大臣,方皇后主动开口道:

   翟銮作为首辅出面问了句:

   方皇后回话说:

   翟首辅又道:

   方皇后说:“那本宫就明白说了,乾清宫就是天子寝宫,皇上回乾清宫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么?又何来的为什么

   就好像从来没有人问过,你翟首辅在朝会上,班位为什么总是第一个?”

   方皇后的话从道理上讲,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宫廷格局设计里,前廷核心是三大殿,后宫核心就是乾清宫,是天子上的寝宫。

   方皇后又继续说:“还有,如今正值非常时期,人心求安

   ,朝廷也要稳定!天子居于偏宫别殿非正道也,还是移回乾清宫更利于稳定人心士气!”

   还没等别人,严嵩严阁老率先表态道:

   其余人齐齐无语,你严阁老还能表现的更明显点么?

   如果嘉靖皇帝继续躺在仁寿宫,那么按照秦中堂提出的忠义理论,饱受君恩、奉旨入直无逸殿的严阁老就只能继续在无逸殿侍奉皇帝,不能随意走人,不然就是忘恩负义。

   如果嘉靖皇帝今后真被搬到了乾清宫躺着,那么严阁老就完全没必要继续留在无逸殿了!可以回太子附近的文渊阁于与秦中堂抢地盘了!

   毕竟几个大臣入直无逸殿名义上是为了侍奉皇帝,如果皇帝都不在仁寿宫了,还入直个什么?

   翟首辅反应比严阁老慢了一拍,这时候才回味过来,连忙也出声支持道:

   翟銮与严嵩一样,都是受制于这个牢笼的,自然也是想要飞出去。

   来到这里的四个辅政大臣里,瞬间就有两个赞同方皇后了。

   剩余的两个里,许天官对此无可无不可。反正他在外朝吏部上班,皇帝躺在宫里哪个位置,与他关系真不大。

   所以最后就只剩秦中堂没有明确态度了,或者说,还没有在嘴上明确。

   沉吟片刻后,秦德威发言说:“皇上龙体欠安,还是以镇静为主,不要随便移动了,以免有不测之事发生!

   皇后身为国母,还是谨慎为上,多多顾惜皇上龙体!”

   这个表态完全不出众人意料,秦德威肯定反对,说话稍稍出格一点也可以理解。

   方皇后却针锋相对的回应说:

   西苑是在宫城外面,严格意义上并不算皇宫内,所以才会被说成是宫外。

   秦德威不禁恍惚了一下,让旁人都感到奇怪,不知道以机敏着称的秦中堂为何忽然失神。

   主要是秦德威想起了,原本历史上的嘉靖皇帝在临终前,硬是被首辅徐阶抬回了阔别二三十年的乾清宫,然后就咽气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