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梁山终结者

二百四十四 宋军守宿迁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2167 2024-05-30 14:40

  “……指挥失当,屡战屡败,空耗国帑,损兵折将。

   今退兵宿迁,致使国朝声威受损,仕民之心浮动,枢密使童贯难辞其咎……

   去枢密使职,转淮南东路防御使……

   仍准戴罪立功,若宿迁失守,一并惩处……”

   小黄门宣诏完毕,童贯拜道:“臣有罪,致使前线失利,有负皇恩。”

   小黄门递过诏书后,顺势扶起童贯,道:“童相,此次官家震怒,还要奋起啊。”

   童贯谢了,接过圣旨,送上财物。

   若是往时,童贯送来的财物,这宫内小黄门如何敢接?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童贯失宠在即,若是再败,人头难保。

   因此,小黄门犹豫片刻,接下了贿赂。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童贯反败为胜,击溃方天定进攻的话,定然恩宠依旧。

   只是钱财当前,如何不要?

   送走小黄门,童贯召集众将议事。

   不一刻,宋江、卢俊义、闻焕章等人齐聚县衙。

   童贯道:“前线失利,官家震怒,朝廷震动,刚刚朝廷降旨训斥,我已被贬为淮南东路防御使。”

   众将齐齐拜下,道:“恩相勿忧,我等必杀败明军,为恩相,为官家,为朝廷,为国家排忧解难。”

   听到众人还称呼他为恩相,童贯很满意。

   不管真心假意,这都说明,他还是能够镇得住场子的。

   如此,这仗就还有的打。

   要是人心不服,各自为战,哪怕有坚城可守,也会因为内讧而失败。

   “各位,击败贼军,我可官复原职,我可以保证,诸位的官职,至少上提三级!”童贯许下了重赏。

   众将立刻拜谢。

   众人之所以还听从童贯指挥,不就是为了升官么。

   如今童贯焦头烂额,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时候,谁人不抓住机会?

   假如,宿迁失守,全军败退,童贯也是最好的背锅侠,到时候就落井下石,把责任全推出去。

   如此两便的事情,当然要做。

   这点,童贯也是清楚的。

   只是他已经被架在火上烤得吱吱响,已经脱不了身啦。

   倒不是说他不愿意交出兵权回京,而是愿意接手的人赵佶信不过,赵佶信得过的人不愿意接手。

   就是这么蛋疼。

   哦,抱歉,童枢密没蛋,只能脑阔疼。

   按下各自的心思,童贯说道:“探马来报,方天定部领大军十六万,正向宿迁而来,各位有何教我?”

   “恩相容禀,末将有话说。”祁斌出列,拜道:“如今,我军退守宿迁,攻守已然易势。

   我有大军二十万,只需坚守城池,消耗贼军有生力量,待其兵疲,全军尽起,一鼓破之!

   另外,马陵山为我军咽喉,关乎粮道和退路安危,不可不守。

   当派一部驻守,既保证我军后方无忧,这可防止贼军林冲部绕后来攻。

   另,宿迁至泗阳百余里,当派一军骚扰贼军粮道,使其不能集中全力攻城。”

   童贯闻言,喜道:“此言大善,当奖!”

   赏了祁斌百金后,童贯又问道:“依将军之见,何人驻守后方,何人截取粮道?”

   祁斌拜道:“献言进策是属下本分,调兵遣将,实乃恩相权柄,末将不敢置喙。”

   对于祁斌得识趣,童贯很满意。

   作为属下,必须认清楚自己的地位,莫要以为上官看重,便事事指手画脚。

   这样的人,难得长久。

   沉思片刻,童贯道:“宋先锋,你自领本部两万,驻守马陵山,确保粮道不失。

   卢副先锋,你领本部马队一万五,袭扰贼军粮道。

   辛兴宗,领马队万五,同样袭扰贼军粮道,并骚扰泗阳城。”

   “是!”三人起身领命。

   命令下完,童贯又道:“各位,还有何建议,尽皆提来。”

   闻焕章起身,道:“恩相,如今海州已失,寿州将失,宿迁已经成为突出部,随时有被包围的可能。

   还请恩相派兵,稳固徐州,防止贼军绕击。”

   童贯道:“此战,有胜无败,不需要管徐州如何。”

   童贯真的要拼命了。

   再输,赵佶绝对不会让他好过,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分兵驻守徐州呢。

   孤注一掷的时候,手中的筹码当然是越多越好。

   讲真,若非宋江阳奉阴违,梁山军实在不受控制,他都不会把宋江打发出城。

   散会后,宋江回营,与卢俊义等人商议分兵的事。

   吴用道:“此乃童贯分而化之计策,也是防备我军于城中坏事,先锋与员外不可不察。”

   宋江道:“虽如此,仗不能不打,各位兄弟可有良策教我?”

   卢俊义道:“我带马军,只要驻守一处,谅贼人不能来攻,安全自然无虞。”

   宋江道:“不可,方天定来攻,我军据城坚守,占有地利,即使不能胜,也未必会败。

   僵持不下下,方天定退兵,童贯定然追究怯战畏敌之罪。”

   卢俊义道:“即如此,又当如何?索性兄弟们收拾了回山,也好过受这等闲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