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梁山终结者

四百七十八 征南关上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2163 2024-05-30 14:40

  “前方到了何处?”

   “秉陛下,已经进入凭祥峒,晚间即可进入界首关。”

   凭祥峒,宋皇佑五年置,其西南十五里为界首关。

   界首关,在后世有一个大名鼎鼎地名称——镇南关。

   此关始建于汉朝,历尽沧桑而千余年屹立不倒。

   作为广南西路南边关隘,其重要作用自不待言。

   当初,赵宋立国之初,政治、军事重心全面偏向北方,界首关的守备不免松弛了许多。

   熙宁战争后,防务加强了许多,却也没什么作用。

   明军到达时,未费一矢便占了此处。

   过了凭祥峒,大军开进了界首关。

   尚未进入关城,便见附近山峦重叠,谷深林茂。

   界首关所在,乃是大青岭与锦鸡岭的夹口处,地势十分险要。

   城头上,方天定叹道:“此关如此雄峻,区区李朝,如何能够破关而入?”

   鲁安道:“当时,李朝兵分两路,李常杰主力攻界首关而不得,宗固水军登陆钦州,前方大惊,举止失措,是故雄关难守。”

   “此乃山河之险,不如人心稳固。”邵俊道:“若是守将能稳住军心,三两千人便能让南越人不得寸进,安有邕州之惨剧。”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此关位于最南,关系南方安危,当改名镇南关。”

   叶贵接道:“不错,此关虽然是为了守御而建,如今却成了征讨李朝的发起点,改名征南关,实在恰当。”

   说完,叶贵噔噔下楼,去让人改关墙上的门牌去了。

   镇,征,同音,意思差别不小。

   虽然被曲解了,方天定也没有纠正。

   镇压当然很好,征服却更好。

   方天定又问道:“李朝军队,到了何处?”

   鲁安道:“根据其内部透露的消息,李朝十五万主力,已经聚集于门州,不日即将发兵。

   门州城中,亦聚集了五万民夫,屯聚粮草无数。

   其五千先锋,已经屯扎关外十日,正在赶制攻城器械。”

   袁朗请令道:“陛下,不若臣领兵出去灭了李朝先锋,也好打杀他的威风,让他知道我国厉害。”

   邵俊摇着折扇,道:“将军如此厉害,定然是马到成功的……”

   袁朗得意不已,正要谦虚两句,只听邵俊继续说道:“然,我等目的乃是全歼李朝主力,若是打杀了他的先锋,怕是要吓的缩回去,不可取啊不可取!”

   听了这话,袁朗啜着牙花子,不想说话了。

   将军个人意志再强烈,也必须为全局战略服务,此乃基本原则。

   方天定道:“下令细作,仔细统计门州粮草,好为我军服务。”

   “是。”鲁安应下。

   别看李朝人忙的欢,其实最后都要送进明军的口袋来。

   别看明军全部兵力只有五万人,李朝主力并偏师几近二十万,然而明军上下,就是这么自信。

   “报~”

   急呼中,马灵奔来,道:“禀陛下,神行军巡察时,擒获李朝暗探,缴获檄文露布多份。”

   “朕倒要看看,李朝人编排了甚么。”

   说着,方天定笑眯眯地接过布告来看。

   只见上面写道:“天生蒸民,君德则睦;君民之道,务守尊卑。

   今闻宋主贤明,恪守圣范,唯方氏起贪邪之计,作乱于东南之地,使百姓生灵凃地,而资其之帝王图谋。

   驱正统于国外,虐士林于诗书,暴万民于酷逼,敌外邦于同时,实乃奸邪淫毒无知之辈。

   盖万民资赋于天,忽落那要离之毒,在上固宜,可悯从前,切莫须言。

   本职奉国王命,指道北行,欲正本清源,逐贼中国,迎归正主。

   此来,只为君臣意,无分土分民之意。

   要扫腥秽之污浊,歌尧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将拯济,檄文到日,用广闻知。

   切自思量,莫怀震怖。”

   其意思,大概就是方明取代了赵宋,不是正统,李朝上下很不服。

   他们发兵,既不是为了占领土地,也不是为了抢掠人口,只是为了消灭方明,迎归赵宋。

   说到底,李朝把自己打扮成了忠义无双、急公好义的小白花。

   “哈哈哈……”方天定仰天大笑,道:“蛤蟆吞天,也不怕撑裂了嘴。”

   邵俊笑道:“撮尔小国之人,能有几分见识?

   待其见了我国厉害,自然知道自己可笑之处。”

   袁朗道:“李朝到底为何出兵,要来我国讨野火?”

   马灵道:“李干德无后,此时病卧床榻,行将就木,帝位空悬。

   廷臣张伯玉、刘庆覃、杨英珥等人欲立少主李阳焕,以便操控政权。

   然,国内反对太多,张伯玉等人为了慑服人心,便想着进攻我国而立威。”

   鲁安补充道:“发兵之前,此等情报都已经下发,将军自该知晓才是。”

   “啊哈哈哈~忘了……”袁朗干笑道。

   众人摇头,也不追究其中问题。

   李干德无后,却有兄弟,侄儿也不少。

   李阳焕今年不过十一岁,谁能服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