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梁山终结者

二百一十一 钱和银行

梁山终结者 江湖无水 2140 2024-05-30 14:40

  方天定领着一万军队,沿水路走了两天,终于到了应天城外。

   虽然是大本营,但是只有一万驻军,实在是寒酸。

   因此,击退宋军过淮河的意图后,方天定调拨了一万军队回来。

   秦淮河的码头上,刘韐为首的朝臣正在等候。

   其实来的官员不齐。

   六部尚书只来了两个,侍郎来了八个,加其余各级官员,一共才八十来个人。

   非是不想巴结太子,也不是不给太子面子,而是真的太忙了。

   前线各处大军五十余万,事情千头万绪,个个都忙成狗。

   若非宰相不来,太子颜面无光,便是刘韐也不想来的。

   看到方天定下船,刘韐等人行礼道:“拜见太子殿下!”

   方天定跳下马,扶起刘韐,道:“众卿免礼,且进城说话。”

   叙礼完毕,众人进城。

   武校学员沿着街道一字排开,为太子提前清道。

   街道主路上没人,然而学员身后,有许多的围观群众。

   大多是妇孺与老弱,男子只有半大小子和四十以上的,年轻男子根本看不到。

   五十万大军,加上数十万民夫,早把精壮男子抽调一空了。

   方天定骑在马上,不断向着两侧挥手致意,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特别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着实被迷晕了不少。

   方天定却没在意这些,仔细打量着两侧细节。

   门店基本都开着,虽然没有顾客进出,然而掌柜伙计都在门外看热闹。

   说明市面一切正常。

   因为若是大规模倒闭,这些人是绝对没有心思来看热闹的。

   两侧百姓,也都是喜气洋洋,不见忧虑。

   当然不会有忧虑了,淮河战线捷报刚来,百姓心气都高的很。

   最重要的是,百姓们穿着都比较整齐,面色大多红润,说明大家的生活都还不错。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宰相辛苦了,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百姓温饱无虞。”

   刘韐拱手道:“全靠太子前线胜利,才能支撑下来。”

   户部尚书桓逸道:“目下,朝廷欠债八百万贯,若非太子连战连捷,怎么可能借到这么多钱。”

   刘韐道:“若是征战不止,这钱三两年还不上,每年利息两百万,可不是小数。”

   根据测算,明朝全年收入能有七八千万贯的样子,八百万的欠债,已然不算少了。

   算上利息,刘韐等人压力山大。

   方天定却觉得无所谓。

   在后世,没有财政赤字的政府,都算不上一个好政府。

   当然,不能玩脱,破财的政府,距离倒台就不远了。

   所以,方天定很淡定地问道:“这些借款,来自何方?”

   桓逸道:“主要来自三部分,一是子钱商,大多来自外地,二是海商,三是枢密院。”

   子钱商人,就是高利贷商,这群人财力雄厚,胆子也大。

   他们不但进行民间贷款,也愿意给官府贷款。

   汉朝时,朝廷有需要,便向这些人借款,利息十分高昂。

   只是到了赵宋,中央集权及其强大,他们不能向官府贷款,转而给官员贷款,在获得保护伞的同时,利息回报也十分丰厚。

   只是这人有钱无权,经常成为朝廷的猪,养肥了就杀。

   因此,他们见赵宋受阻,立刻送来了投资,表示诚意。

   不然,等明军杀到,肯定要宰杀一波的。

   所以,这部分人给的二百万风投,利息十分优惠,一年只要半成,良心的不能再良心了。

   海商们同样财力雄厚,东南又是丝绸、茶叶、瓷器等大宗货物的主产地,他们当然希望明朝这样清廉有效率的政府掌权。

   因此,他们投了三百万,年利息一成半,还是相当优惠的。

   枢密院最黑,给户部贷款二百万,利息要了五成,真的是神队友。

   方天定看向杜敬臣,问道:“你等军费都有定数,何来资金贷款给户部的?”

   杜敬臣道:“阵亡将士抚恤金、伤残安置金都是按月发放,因此有大量存余资金。

   我等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便贷给户部赚些利息,也好给前线将士发些津贴。”

   方天定点头表示明白,又对桓逸说道:“以后,这些资金,按月拨付。”

   一句话,斩断了枢密院的财路和小金库。

   杜敬臣虽然不乐意,却不敢反驳。

   枢密院统管全国军事,唯一的制约就是钱粮,若是以后的枢密使都学这招,积攒下大量钱财。

   若是有人起了反心,有现成的钱财,谁能遏制?其患必重!

   因此,方天定果断堵上了这个漏洞。

   放过这个,方天定道:“若是我朝发行类似交子的纸钞,可有把握?”

   “不可!”刘韐劝阻道:“交子实在害民不浅,我朝基业初立,实不可行此自毁民心之举啊。”

   交子有赵宋始发,的确方便了民间交易。

   然而,无限制滥发,导致交子贬值严重,实际价值只有面值的一两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