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郡最东边的北盘江,乃是大理与明国分界线。
这里崇山峻岭,江流湍急,地势实在是险要的很。
江西岸,乃是于矢部属下八纳部领地。
大理国确实是一个集权国家,然境内也有许多部落。
便如于矢部,虽然尊奉王令,却具有极大的自主性,颇有些听调不听宣的感觉。
八纳部所在乃是边防重地,也是建了几座城堡的。
靠近江岸的堡寨规模最大,被命名为八纳寨。
八纳寨肩负着控制渡口的任务,因此十分严整。
只是大理与宋国一直相安无事,这几座城堡也没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不免荒废了许多。
平日里,都是作为两国行商的落脚点,倒是十分兴盛。
此时,大理国战事正盛,不但未让这个边陲小城紧张起来,反而更加繁华。
临街的酒楼上,孙俊端起酒杯,道:“吴兄,来,干了!”
“好!”
吴兄也是痛快,话落杯干。
他叫吴飞龙,本是绿林里走私商的,因为明国鼓励商业,对走私打击甚严,因此洗白。
后来,他的着机会,果断投到了驸马都尉柴进门下,家业越发兴盛起来。
吃了两杯酒,吴飞龙突然嗤嗤笑了起来。
神经病啊!
孙俊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吴飞龙道:“可笑大理上下,如今战成一团,实在是可笑!”
“可不是!”孙俊点头,道:“高泰明死在段誉面前,高氏都快气愤了。
其子高明量发誓,与段氏不共戴天,旋即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大中。
其弟高泰运任布燮,听说正往应天而去,请求陛下册封。”
“这两伙人想要活下来,就看陛下怎么决断了。”吴飞龙笑道。
孙俊撇嘴道:“压强者,扶弱者,待其尽皆后继无力时,出兵自然不难。”
“你啊你……瞎说什么大实话!”吴飞龙大笑道。
两人的得意,全无半点掩饰。
其实也不用掩饰。
这家酒楼虽然是开在大理国内,从老板到伙计,尽皆是闻风司的人。
此刻里面的客人,也都是大明来的。
这种时候,也就这些行商还有心思喝酒吹牛。
谈笑了一刻,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叫道:“各位,新到俘虏一万五,手快有手慢无啊!”
听到此话,孙俊伸手虚邀道:“吴兄,请吧。”
“孙兄请!”吴飞龙也邀请道。
于是,两人勾肩搭背往外走去。
酒楼里,三三两两的,出去了有百余人。
与两人一样,都是明国来大理做生意。
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人口、药材、木材、铜矿等行业。
不一刻,众人到了城堡在一处空地上。
空地上围了一圈木栅栏,里面或坐或趟,圈了万余人。
这些人,青壮大多垂头丧气,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
冷兵器时代,杀死杀伤其实不多,一旦击溃,就是抓捕猪羊般热闹。
里面也有许多妇人,全都衣衫褴褛,露出大片肌肤来。
倒不是说大理国穷到了这等地步,而是乱军入城,妇人还能讨得了好?
周围,数千军兵各持刀枪,虎视眈眈地看着这些俘虏。
军兵大多来自各个部族,形状怪异。
然而手里拿的,身上穿的,基本与宋军一般无二。
这不奇怪,明国缴获了许多宋军装备,当然不可能浪费了。
卖给大理国赚一笔,乃是十分好的处理办法。
孙俊到了跟前,径直走到一老者跟前,道:“高老,如何这批俘虏如此少?”
高老叫高泰兴,乃是高泰明的堂兄弟,负责与明国的交易事宜。
高泰兴道:“我军打破了马笼部,因为其乃是段氏死忠,众军愤怒之下,大开杀戒,十二万余部民仅剩这些。”
“啧啧,可惜了,好大一笔钱呢。”孙俊叹道。
高泰兴脸上出现一丝肉痛,道:“没奈何,先帝之死,实在是举国愤怒。”
高泰明之死,十万余人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串数字罢了,完全无感。
他们所在意的,只是其中的损失。
这就是战争,人命如草芥!
高泰兴又道:“值得欣慰的是,留下全部是青壮男女,还有千余少年。”
“不错,这两群人价格最高!”孙俊也高兴起来。
不一刻,人数清点完毕。
一万五千人,作价二十万贯。
因为大理国人汉化程度较深,易于调教,所以价格不菲。
本来,价格是可以更高的,只是有闻风司从中协调,各家当然联合起来压价,以攫取更多的利润。
孙俊也未支付现金,而是给了一张凭条。
高泰兴接过,并未离开提现,而是转向下一家。
战争一开,真是什么都缺。
武器盔甲箭矢当然不可或缺,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大量青壮被抽调本来就耽误生产,交战区域的农田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都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